说实话不难,而且这次考研证明了一个真题:英语近二十年真题做六遍,在考场上你会发现阅读的正确答案。
硕士研究生教育按照培养目标的不同,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学术研究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从2010年开始,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试卷分为了英语(一)和英语(二)。
写作:
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主要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共30分。
A节:题型有两种,每次考试选择其中的一种形式。
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写出约10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应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
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汉语文章,用英语写出一篇80-100词的文章摘要。
B节:考生根据提示信息写出一篇160-200词的短文(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提示信息的形式有主题句、写作提纲、规定情景、图、表等。考生在答题卡2上作答。共20分。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考试将英译汉试题作为阅读理解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测试考生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概念或复杂结构并用汉语正确予以表达的能力。
随着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每年考研的人数都在增加,尽管研究生招生每年仍旧口在扩招,但扩招人数的提升赶不上报考人数的提升,因此很多考生们表示:考研越来越难了!那么到底难在哪里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年的报考人数对比,在2018年报考人数为238万,对比往年的增长率为18%,录取人数为76万;2019年报考人数为290万,对往年增长了21%;2020年报考人数为341往年,比往年增加了17%。每年的报考人数都在增长,人数越多自然难度上也会增加。
再来看看这份考研难度等级表:
对于等级一的学生来说,这是最容易考研成功的一类,毕竟四年的专业学习,还有熟悉的老师和同学,都可以为你提供很多考研资源和帮助;对于二类学生基本上问题也不大,所在的区别就是:跨学校,毕竟其他高校老师的喜好相对陌生。
对于等级三的学生来说,除去专业上比较得心应手之外,其他方面都面临较大挑战,新地区加上新学校,各方面都比较陌生,相对难度较大;对于等级四的学生而言,一定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考研难度可想而知;等级五的考生是考研中最难的一种,从学校到专业都要重新熟悉,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自信是很难成功的。
第一,三本学生。每年都会有很多三本学生想要报考名校,即便是笔试中成绩很高,但在复试时也往往会被刷下来,那是因为三本学生基本上缺乏科研能力,刚进入大学就准备考研,因此三本大学的学生建议先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再考虑考研的事情。
第二,专升本考生。不少大专毕业生通过自考本提高学习,但是由于专业课基础比较薄弱,即便是报考二本大学也比较困难,因此考研复试中很多导师不太认可专生本考生,除非报考专业人数招录较多。
第三,跨专业考生。一方面跨专业考生所报考内容和所学内容有所差异,自然觉得陌生考试难度较大,考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复习,才能把成绩提升上去。另一方面导师认为跨专业学生缺乏科研能力,专业课基础知识体系没有形成,也缺乏学术经验。
第四,报考名校学生。很多普通大学的毕业生想要报考北大或清华顶尖院校,即便是考研成绩达到了400分,进入复试后也容易被刷下来,如果你是三本院校或其他院校的学生,建议先稳扎稳打基础课程,从实际出发。
最后小编想说,跨专业需谨慎,很多人在报考中都比较盲目,一定要听从老师的建议,先学习好自己的本专业,再考虑跨专业等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