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考研比较难。不过考研的难易程度因人而异,但总体上来说,考研确实是一项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取得好成绩的考试。
以下是考研难度的几个方面:
1.竞争激烈:考研的报考人数逐年递增,竞争压力相对较大。根据教育部统计,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350万人,与往年相比增长了20%左右,竞争非常激烈。
2.知识量大:考研的课程覆盖面广,需要掌握较为全面的知识。尤其是某些专业,知识点更加繁多,考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3.知识难度高:考研所考察的知识难度要比本科阶段的知识难度高很多,需要考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例如,考研的数学、英语等科目,难度普遍比本科阶段的课程难度要高。
4.时间压力大:考研时间比较紧张,复习周期通常只有3-4个月。对于不少考生而言,需要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知识学习和应试技巧训练。
综上所述,考研确实是一项难度较大的考试。但是,只要有足够的准备和恒心,通过考研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考公务员更难还是考研更难?
考公和考研是当下最受关注的两个考试,到底哪个更难?
首先我们要对“难度”这个词有个正确的认识,对于考公和考研来说他们的难体现在不同的地方。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考试热度所带来的竞争比
2.考试本身难度带来的复杂度
考公和考研有一个共同点,热度高。非常多的考生都热衷于考公和考研,虽然两者的热度都非常高,但如果要争一个高低的话,考公的热度无疑会高于考研。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般考研的竞争比在1:4,也就是说四个人里会有一个考上,即便是985这类院校的竞争比也只有1:10左右,即便是像北大这样的院校竞争比一般也不会超过20:1,但是考公1:500甚至1:1000的竞争比都经常出现。所以从热度这个角度来说,考公无疑比考研热度更高,也就是更难!
从考试本身的难度来说,公务员考试科目一般为行测和申论,全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概述。考研的考试科目一般为数学,政治,英语,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经济类综合能力等科目。从考试内容本身的难度和复杂度来说,考研大大难于考公。这个问题从准备时间上也可以看出,一般考研需要提前一年左右开始准备,而考公提前2-3个月即可,从备考所需时间上也考研反映出考研的复杂度远远大于考公。所以在复杂度这个点上,考研比考公更复杂,也就更难!
所以考公和考研从难度上对比,各有各的难点,那么性价比哪个更高呢?
考虑性价比需要根据你所期望获得的和你需要付出的来进行综合考虑,所以性价比对于不同人群来说是不一样,富豪可能会在意车的品牌性带来的附加价值,他在选择车子的时候考虑的性价比可能是同等价位更让人有面子的车子,而普通人在考虑车子时更多考虑价格,油耗,空间,性价比对于普通人是满足需求的同时花费最少的钱。所以不同需求的人对于同样的事物,性价比也会不一样。
所以将场景换成选择考公还是考研时:如果你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备考,考公性价比更高。相反如果你想要提升自己的学历并且有相对充足的时间,考研性价比更高。
但整体而言,考研和考公务员二者各有难度,考研的难点在于英语上面,不少考研没过的同学都是折在英语这科上面,100分的卷子五六十分就能录取,可很多同学却只能得三四十分,可见英语的难度有多大,答英语题时完全就是看不懂瞎蒙的状态。专业课、政治等科目都还算简单,都能拿到及格成绩,所以想考研首先得突破英语这科。
考研和考公务员对一般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的,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对于重点学校的学生来说,有很多重点高校都是可以保研的,考上概率更大。
考研和考公务员需要由个人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诉求出发,如果更想为人民服务,建议报考公务员。如果想进行深造或者进行更好的社会工作或研究,建议报考公务员。
压力巨大
无论是考研和考公务员,短则三四个月,长则两三年,身体压力大,精神压力也很大,人就会疲累。考研带来的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一场孤军奋斗的持久战,在这场持久战中,战线越长,压力越大,人也会很疲累。
但是很多二三本的学生,将考研变成了一场长达数年的战争。很多二本学校的学生,真的是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准备两年的学生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