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分为专硕和学硕,他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学硕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简称。主要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
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13大类,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
专硕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简称,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专硕主要包括这些专业: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ME)、法律(J.M)、会计(MPAcc)、公共卫生(MPH)、农业推广、兽医、教育、艺术、体育、风景园林等专业学位硕士。
免费领取考研学习资料、知识地图:https://wangxiao.xisaiwang.com/kaoyan/xxzl/n2.html?fcode=h1000026
教育学考研学硕好还是专硕好
研究生学硕好还是专硕好主要看考生个人情况。想从事学术研究类工作可选学硕,想从事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可选专硕;应届毕业生还没有落实工作单位可选学硕,非应届毕业生或已经工作者可选专硕;业基础较好、想硕博连读可选学硕,想跨专业报考、不确定是否读博可选专硕。
学硕主要招收应届毕业生,招生专业涵盖范围较广,一般不要求工作经验。因此,应届毕业生还没有落实工作单位者可以选学硕。
专硕主要招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招生专业相对学硕会少一些。因此,非应届毕业生或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可以选专硕。
考研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1、培养目标不同
学硕是把你培养成一个理论研究的人才,学制一般是3年,通常第一年上课,第二到三年在实验室做实验完成相关科研项目,其中第三年主要做毕业论文相关的实验课题。
而专硕更倾向于培养你的实践能力,学制一般是二年或二年半,第一年同样是上课,后面时间根据各学校和专业的安排很多会去相关单位边实习边完成毕业论文相关的课题。这二者,一个是偏研究方向的,一个是偏应用方向的,在培养目标上就存在明显差异。
2、导师不同
学硕通常有1位导师,而专业型研究生一般有2位导师,一个叫做校内学术导师,另一个叫做校外指导老师,这边的校外指导老师就是未来从事行业是我行业从业人员,他会告诉你所读“专硕”专业未来的工作内容、发展方向、如何去开展工作以及如何做好这个行业的工作。
3、学费不同
学硕的学费便宜,专硕的学费比学硕略贵一些,学硕的学费一般在一万以内,国家规定是8000(包含奖学金),专硕学费一般是一万以上,有无奖学金,每个学校规定都不一样,甚至专业之间也是有不同的,所以大家对于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学费问题也同样需要看清楚。
4、学位证不同
毕业证是一样的。但学位证是不同的。比如会计学,你是学硕,你的学位证叫做管理学硕士学位,因为会计学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所以你就被授予了管理学硕士学位,而会计学的专硕生将会被授予会计硕士学位。所以只要有毕业证,社会上是认可专硕的。
5、考博士不一样
学硕和专硕两种研究生是都可以考博士的,但在同等条件下,导师往往更倾向于学硕,毕竟从培养目标上来说,学硕就是往做理论研究去培养的。如果有想考博士的同学,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最好还是考学硕。
教育学考研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如下:
学硕:
学硕说的是学术型硕士,在教育学专业中,我们称为教育学硕士,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不少同学还会继续深造读博或者出国留学。
当年我读研的时候,全国只有学硕,没有专硕,现在我的很多本科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同学们都在大学里工作。学术型硕士一般要读三年,学习期间内导师抓得比较紧,要跟着导师一起进行学术研究,发表很多文章,对于毕业论文的要求比较高。
专硕:
专硕就是指专业型硕士,在教育学专业中称其为教育硕士,授予教育硕士学位,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大多直接投身到基础教育的岗位当中,所以对于毕业论文的要求相对低一些,更注重实践。
专业型硕士一般读两年,但近两年有读三年的倾向,大家在查看院校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可以看到学制年限。我们再用表格来总结一下,相信大家现在对于二者的概念就会很清晰了,也可以根据这个表格的区分维度来衡量。
学硕和专硕的含金量:
第一、培养目标不同。
专硕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学硕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第二、培养方式不同。
专硕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实践学分比重较学术学位更大。学硕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