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验 正文
目录

奇葩考研题(请教:哪个考研班比较好)

问信 经验2024-02-043940
1,考研班是辅助作用,不可迷信。2,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差。3,面授班和网络班,只是形式不同,内容大差不差,如果经济允许的话,可以两种的都各报一个,但不要报同一家,相互补充。一个是师资的补充,不一定哪个的老师好;一个是形式的补充,如果线下班缺课了或者没时间去上了,听网络班的就不用担心缺课问题。4,线下班各个城市都不同,不好推荐。即使同一个名字,不同的城...

1,考研班是辅助作用,不可迷信。

2,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差。

3,面授班和网络班,只是形式不同,内容大差不差,如果经济允许的话,可以两种的都各报一个,但不要报同一家,相互补充。一个是师资的补充,不一定哪个的老师好;一个是形式的补充,如果线下班缺课了或者没时间去上了,听网络班的就不用担心缺课问题。

4,线下班各个城市都不同,不好推荐。即使同一个名字,不同的城市的师资理念售后也都不一样。

5,线上的可以从这几个里选,新东方,天道考研,京北,等都不错。线上的如果不知道选哪个,可以选择价格不高的。

6,备一块天崮石笔筒,让自己像石头一样坚定不移的不放弃考研。

7,一定要多锻炼身体,还有注意劳逸结合,有计划的学习和休息。

8,研友很重要,找坚定考研的那种同学一起结伴。

疯狂复习,疯狂备考,加油!

同济大学神经病学专业考研分享?

每年都有那么多准备考研,究竟研究生有哪些好处是独有的,本科生享受不了的呢?今天跟小编一起看一下考研到底有什么用吧!

01考公务员享受副科级待遇

现在报考公务员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可能有些人认为,研究生去考公务员是在浪费学历,如果当初决定考公务员,本科毕业直接考就是了。

干嘛还要考研,麻烦还不一定考得上。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研究生报考公务员有2大优势:

第一个优势就是工资

体制内的工作特别看重学历,不同学历工作人员的工资差距很明显。

一般而言本科生考上公务员只是科员待遇,而研究生考上公务员就有副科级待遇。

第二个优势是升职相对容易

现在一些地方对于80后的干部本科学历就足以,但是对90后的干部更多的倾向于培养高学历的,有个硕士学历更容易被纳入后备干部培养。

在一些遴选考试中,省级、市级部门更倾向于招聘研究生学历的工作人员,所以研究生学历在竞争中的优势更为明显

02教师入职一年后自动升为一级教师

先不说很多招聘信息除了要求院校如何如何,还要求学历,尤其是大城市里,很多招聘岗位都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并不是优先考虑,而是先决条件!

如果想去高校当老师,研究生学历也算是最低标准了!

另外我国当下教师评职称的难度,让很多教师为评职称煞费苦心。

如果你以硕士学历进入教师队伍时,在正常的一年工作后,提交给相关的资料证明便可以获得一级教师的职称。

而这对于本科学历学生来说,想获得一级教师的职称就相对更难一些,需要各种论文、资料、优秀教案、优秀课堂等等,所以在这方面也体现出了硕士学历的优越性。

03享受城市人才引进优惠待遇

现在很多一线二线城市都在利用自身优势展开“抢人”大战。

虽说这些城市抢人,但并非什么人都抢,他们抢的大多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才。

所以说研究生学历在这方面也是很有优势的,福利待遇相对也会更好,包括生活补贴、住房补贴、落户等方面。

而且每个毕业生都感觉到,学历对于找工作,以及升职加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然为什么那么多在职考研的朋友。

04工资待遇高

很多人说高考是最关键的考试,第一学历非常重要!但是第二学历也是实力的重要体现!

记得以前有幸遇到一位老总,他问我知道为什么现在他手下的洗车行都要大专文凭了么?因为人太多了!一方面用学历筛人,一方面有学历的人方便管理。

要知道这个世界其实很现实,你的学历,在很多情况下,代表着你的水平。它是一块必要的敲门砖,因为能力这种事,口说无凭。

在相同的条件下,学历一定会给你更多的机会!而且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仅从学历方面来看的话,在工作相同时间后,研究生的薪资要远高于本科生。

相信这一点也是促使很多同学选择考研的原因之一,就像下面这四大专业毕业就是人生赢家!

05学术科研

这一条可能比较冷门,但是对于一些追求学术、梦想科研的人来说可是最好的一个福利政策了!

很多有科研精神的同学大学的时候就制定好了自己的考研计划,但是考研不是他们的本质目的,只是实现自己科研梦想的一个跳板。

科研肯定不像进实验室这么简单,科研工作包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只要想到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来证明自己的推导、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开发新产品,科研学霸们想想都激动了吧!

同时如果未来想继续科研生涯的话,可以接着读博最后留在高校,也是一个非常完美的选择!

所以,考研路上不管有多辛苦有多难走,如果你认定了这条路,那就请好好努力,一路勇敢走到底吧!加油!

同济大学神经病学专业考研分享?

基本情况

总分:382 英语:75 政治:73 联考699?:234

本科情况:西南片区某医科大学儿科学专业本科排名:40%左右 CET6:530

写在前面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在各位准备考研之前希望提醒大家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为什么要考研?

自己是不是一定要考研?

考研是对个人心智以及毅力的一场考验,希望大家在决定之前就做好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

我报考的是同济大学神经病学的学硕,算是一个专业内的小跨考。我在大四上学期就萌生了要报考神经病学的想法,在大四下学期接触到神经精神系统后就对神经系统更加着迷,并且坚定了自己想要报考神经病学的决心。至于为什么是同济大学,是因为天坛医院的神经病学学科排名在全国医学院中排名第一。神经病学是我最热爱的学科,那我一定要去国内神经病学的顶级学府,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始终把首都医科大学视作我的目标院校。所以在此劝诫各位学弟学妹,一个明确的目标不仅可以让你更加坚定考研的决心,并且可以在准备考研过程中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各个院校、专业之间纠结。

另外提一句,只要有保研机会的,尽力争取!有保研机会的,尽力争取!有保研机会的尽力争取!不要觉得自己不行,自信一点,未成定局之前一切皆有可能。(但是如果限定了只能保研本校的,综合考虑)

关于考研和实习的关系,我个人的观点是看个人的心理素质,如果自己的心理素质好,完全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同伴的议论、老师的批评,那么你就可以全心全意投入到考研的复习中,在科室签了到就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自己学习,别人说什么也不管,那么你的时间会非常多。但是大多数人可能和我差不多,不能做到完全不在乎别人的看法,那么我就劝你不要把心思花在如何逃班上。不如一开始入科的时候就和带教老师说清楚你的计划,希望能集中一个时间把该做的事情做完,查房也会跟着去,其他时间希望能自己看书。大多数老师都能理解(少数奇葩老师那就不要在乎直接逃吧),这样心理负担会小很多。

目录

时间安排

联系导师

专业课复习

公共课复习

复试准备

时间安排

1月下旬——2月初:了解目标院校、专业,明确目标,制定复习计划

这一段时间大部分同学都还处于迷茫期,不知道该将什么专业、学校作为目标,不知道该怎么搜集信息,不知道该如何制定计划。我在去年1月下旬——2月初这段时间并没有急着复习,而是慢慢摸索、了解。我看了徐琦讲的择校择专业课,但是因为我已经明确自己想报考神经病学专业,我在听课的时候就主要侧重于神经病学相关的信息,也自己在网上搜索了相关的医院排名,列出来了几所学校,然后挨着去官网搜索信息: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录取情况、相关要求等。其次我也听了石虎的复习安排,拟定了初步的计划,虽然不是最终的复习计划,但是至少心里有个底,不至于像一开始那样一脸懵。

2月——8月: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英语基础复习

因为我考的是同济大学的学硕,专业课并不是考的306,而是考的联考西医综合699,考试的科目是小三门+诊断+外总,所以适合报考学硕的同学参考。2月到8月我按照生理、病理、内科、外总、诊断、生化的顺序复习完了第一轮。我直到5月中旬才决定报考学硕,因为我是儿科专业,当时听说儿科专业的学生不能报考成人的专硕(后来事实证明我有先见之明)。此时我已经复习完了内科,因此我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和考306专硕的同学应该相差不大(诊断和外科时间应该相当)。英语在这段时间里我主要是在背单词(贯穿始终),看何凯文的每一日句以及2000-2010年的英语真题。

8月——10月:专业课的第二轮复习+2011-2016年的英语真题+政治强化班(徐涛)

专业课的顺序是生理和病理一起看,然后生化、诊断、外总英语仍然在坚持背单词,同时在做2011-2016年的英语真题政治开始听徐涛的强化班。

10月-11月中旬:专业课的第三轮复习+英语作文、翻译练习、新题型训练,2017-2018年英语真题+政治腿姐刷题班、冲刺班。

11月下旬-考前:专业课的第四轮复习+英语作文、翻译练习、英语模拟题、2019、2020年英语真题。

联系导师

大多数人都认为在初试成绩公布之前联系导师是做无用功,但是见仁见智,我个人认为提前联系老师是一件在计划之内比较重要的事情,不管是想报考外校还是本校的同学。发给老师的邮件只要邮件地址正确,成功发送了,导师就一定能收到。明确一个观念:邮件发送了导师不一定回复,但是有很大几率导师是看到了的。因此如果你的目标比较明确,想报考的学校、专业、老师已经可以确定了,那就给导师发邮件。前期做好石沉大海的准备,但是不要丧气,不回复常有,被回复是幸运。把发邮件当作一件考研过程中计划中的事情,做过了就回归日常的学习中。我给老师发邮件的时间节点为:9月份预报名的时候、3月份初试成绩公布的时候、3月中旬复试线公布及复试资格通知的时候(其实这里是老师先给我发了封邮件)、4月分参加复试成功录取之后。初试之前发邮件的目的之一是了解是否有名额,之二是在一的基础上推荐自己,所以也是需要简历的,至少让老师有个印象有一个还不错的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简历一定要突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跟英语相关的经历以及体现个人综合素质的经历尽量都写,并且真诚的表明对老师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之前我提到了我在2月份的时候就查阅了相关导师的信息,但那次范围比较广,后期明确自己就考同济大学之后我就给我比较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老师发送了邮件,收到了几个老师的回复。(在此提醒一下大家,老师不回复不一定没关注你,回复你的老师也并不是都很和善,本人现身说法告诉大家)然后尽早定一个目标,为之努力就好了。同济大学收学硕的老师基本上就只收一个学生,而我又是孤注一掷,不给自己留后路,只想考那一个老师,还好我导师给了我希望,能够让我抓住!也并不是说没有回邮件的就一定没被老师看见,我了解到的就有同学在复试的时候,老师让他在报考的老师和发了邮件的老师(并没有回,但也是主问)中做选择。3月份初试成绩公布的当天我就给导师发了邮件,简历以及邮件发送的内容我提前就准备好了(初试成绩公布之前的几天大家都没法沉下心来学习,不如用来制作简历、个人陈述和编辑邮件内容,这样就能在第一时间给导师发送邮件,争取时间优势)除了需要联系老师,在整个过程中都要努力寻找各种方法联系上直系学长学姐,至少也要联系上一届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真·如有神助!至于方法就要发挥自己的人脉和运气了。附上我邮件联系老师的内容,供参考。

专业课复习

专业课我一共复习了4、5轮,每一轮的顺序稍微有区别,时间安排见上文。至于复习的方法每个人都有所不同,大多数人都是跟着视频学习的,但因为我考虑到自身的基础较差,看视频的话跟不上老师的速度,看完视频还得自己再看一遍书,比较耽误时间,并且会给自己一种弄懂了的错觉,所以我从头到尾都是自己看的书,大家也可以综合一下其他人的意见综合考虑,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要盲目跟从。

第一轮复习的顺序:生理?

病理?

内科?

外总?诊断?

生化(2月-8月)

第一轮复习的时间较长,因为期间穿插了十科联考(执医模拟考)和期末考试,中间有2个月左右的时间没有按照考研计划复习,所以第一轮复习的时间会相对长一些,而且我都是看书,花的时间会比跟着视频学习的同学更多。第一轮我的目标其实是看懂,并没有一定要记住书上的内容,但是当你真的把书上的内容看懂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大多数的内容仔细回忆都能想起来。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每一轮复习的目标,不要盲目也不要焦虑,按部就班的来就好。

第二轮复习时间为8月-10月,复习的顺序是生理、生化、病理、诊断、外总。这一轮复习是加强理解+记忆,之后几轮复习其实都是加强记忆为主,3轮以后就是查漏补缺的比较多了。

我做八套卷的模拟题的时候,平均分都是在250+,但最后考出来差强人意,不过在整个准备过程中心态没崩就很nice。一开始学习别人的方法,但是一定要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方法,要动脑,不要只会模仿。

整个复习的过程我用到了各科的同步练习册,至少两本;联考西医综合8套卷和3000题(我没做多少,但我同学做了之后考得还不错),紫皮书。

公共课复习

关于英语

背单词

背单词贯穿始终,能背多少遍就背多少遍,单词是基础,没有单词技巧再多也啥都不是!根据自己习惯,看书和跟APP背单词都可以,跟红宝书背就OK,个人觉得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别跟着视频背,比如某伟非常出名的视频课什么的,时间浪费在段子上了。但是如果你是在大四上的时候就在准备背单词,那个时候看看视频是可以的,因为声像刺激印象也会更加深刻,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看视频。

何凯文的每日一句:对何凯文不做评价,他的每日一句不是说质量多高,而是在英语做真题之前,可以用来练练手。一定要认真的分析成分,后面就会觉得越来越轻松,读文章也不会云里雾里。

真题

大约在5月份开始做真题,一定要珍惜,因为后期可能没题做······我一开始就是计时做题,一套题用一周。完形+阅读+新题型差不多是2个小时,做完之后就只对答案,然后一周剩下的时间,每天详析一篇文章,逐字逐句的翻译,一定要弄懂,不仅仅是选项为什么自己选错了。我做到了17年的题就没有往下做了,再回去从10年开始做,再做到17年的时候再倒回去做了05-09年的题。18-20年的题我留着11月-考前做了两遍。就是要认真,弄懂。不要欺骗自己、感动自己。

作文

作文我是从10月下旬开始准备的,开始每周会写两篇作文,再对照范文看,同时 也会看刘晓燕的课,后期就是每两天写一篇作文。但是我后来发现刘晓燕的作文很套路,我用她的方法写的作文给我英语专业的同学看,她说假大空……,后来我打算自己建自己的模板,然后就是找我们班的学委(大佬)帮我改作文,效果还不错。所以我劝诫英语有底子的同学们,不要盲目相信模板,要有自己的思路在里面最重要。

复试准备

专业课

我初试结束后就再看专业相关的书籍,一本是《神经病学》八年制的教材,

一本是UBC的教材《Neuroscience》。我并没有应试的看书,而是源于兴趣去看,还会扩展的去看文献和YouTube上的视频资源,看得很慢。所以在复试前《Neuroscience》我就看了2/3,《神经病学》也没看完……复试前还在赶进度。但是这样的好处就是基础真的很扎实。因为我是从神经系统功能解剖着手看的,神经系统的疾病也是以解剖为基础的,后面赶进度也会很快就捡起来了,并且掌握得比较扎实。

英语

英语其实就是在看《Neuroscience》和文献的时候就准备了,关键一点就是不仅要会认,还要会读,能关着书用英语介绍疾病就更好了,朝着这个目标学习,一定可以准备的很好的。还有就是意向导师的研究方向的文献多看多读,指不定就会让你介绍呢。复试前半个月一个月左右准备自我介绍和相关的问题,多和同学练习。多练才能克服紧张。我和同学就是每天晚上都会练习,一开始是为了英语,每天都会用英语提问,英语回答,后来也会提中文问题。现身说法练习和准备真的有用,我复试的非专业课问题都准备到了的,就很顺利。

流程

我们是线上复试,没有笔试。分为看题时间和答题时间和自由提问时间,我个人认为不管是专业问题还是非专业问题都还挺常规的,学硕没有考腰穿和神经系统查体,有一个英语问题,两个专业问题,一个综合素质,其他就是老师提问。好好按照以上说的准备就很够了。

最后有一个小插曲,面试结束公布录取名单的时候,公布之前老师会问大家是否接受调剂,当天32个同学复试,就我一个人不接收调剂,宣布的老师还确认了好几遍……我就真死磕这一个老师,虽然我表面风平浪静,毫无波澜的点点头“我不接收调剂”,其实内心紧张的很,万一老师不要我我就什么机会都没了。不过我赌赢了,而且还拉了一波老师的好感,听师姐说老师觉得我挺好的,评价也挺高。

结尾

其实考研过程就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就好了,书上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弄懂,在弄懂的基础上运用一些技巧。其次就是一定要知道考研过程中不要和别人比较,定一个明确的、自己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坚定地努力就好了,想的越少,顾虑越少,越能专心!我身边的朋友们也都考得挺好的,都走了不错的学校,相信你们也可以,加油!

标签[db:tag]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xiangshoe.com/post/1832.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