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黄田中学教师“吃空饷”风波:真相待解,管理反思
浙江温州永嘉黄田中学一名女教师被举报长期脱岗“吃空饷”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起事件不仅触及了教育公平与职业道德的敏感神经,也再次将教师出勤管理制度和学校内部管理问题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件背景
据市民何先生(化姓)反映,永嘉黄田中学一名徐姓女教师长期不在岗,却照常领取高级教师的工资,何先生的家属恰好是该校教师,据其透露,徐某某的这一行为在学校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尤其是近三四年间,该教师几乎完全脱离了教学岗位,连基本的考勤打卡记录都为零,面对如此严厉的指控,涉事教师徐某某与举报人及学校、教育部门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议。
举报人声音
何先生向媒体提供了微信群“黄田中学教师工作群”内的聊天记录及近年来的多份月度考勤表,这些材料均显示徐某某的考勤打卡记录为零,何先生指出,徐某某作为学校的中层干部和高级教师,长期不在岗却照领高薪的行为,在学校内部引起了强烈的不满和议论,去年12月,徐某某就曾因此事被举报,但似乎并未得到有效处理,今年5月,何先生再次向永嘉县教育局投诉此事,但教育局给出的答复被其认为是“避重就轻”。
教育局回应
何先生提供的永嘉县教育局答复件显示,教育局通过查阅学校近几年的功课表、会议记录、巡课记录考勤等相关材料后认为,徐某某不存在吃空饷问题,但发现其2021年至2023年的考勤存在不规范,以及2024年因身体原因私自请助教协助其教学(本人在岗)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育局表示将依据有关规定对当事教师和学校进行相应处分,截至发稿时,教育局并未就事件给出更详细的调查结果或处理意见。
涉事教师回应
面对举报,徐某某并未选择沉默,她坚称自己并未“吃空饷”,虽然近几年确实没有严格参与考勤打卡,但自己一直在为学校工作,并承担了工会、党务等方面的职责,徐某某解释称,她之所以未能坚持打卡,主要是因为个人身体原因以及即将退休的困扰,她表示,自己身份证上的出生年份为1967年,但教育部门的人事档案中却错误地登记为1965年,这一历史遗留的登记失误导致她无法按照实际年龄在55周岁时退休,而必须等到60岁,对此,她曾多次向县教育局申请提前退休,但均未获批准,这让她倍感失望和无奈。
徐某某还表示,尽管身体条件不佳,她仍尽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她承认,在身体实在无法支撑的情况下,今年她出资聘请了一位退休教师协助上课,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完全放弃了教学工作,她强调,自己并未像外界所说的那样完全脱岗,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自己的工作方式。
各方反应
为了核实情况,记者联系了黄田中学的多位教师,有3人表示平时在学校里基本见不到徐某某,其他则表示“不清楚”或拒绝接受采访,一位教师表示,学校发出的考勤表里面也没有徐某某的打卡记录,最近几年只给她排过一学期的功课表,另一位老师则指出,从2020年开始徐某某就没来学校上课了,平时也很难看到她,也有一位和徐某某相熟的教师表示,自己有时会看到她并打招呼,也有在停车场看到她的车子。
反思与启示
这起事件不仅让徐某某本人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教师出勤管理制度和学校内部管理问题的深刻反思,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出勤的监管,确保每位教师都能按照规定履行教学职责;教育部门也应进一步完善退休制度,避免类似因年龄登记错误而导致的退休难题。
这起事件还提醒我们,面对网络举报和舆论关注时,相关部门应迅速介入调查,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以回应社会关切,公众也应理性看待网络举报,避免未经核实的信息传播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伤害。
温州黄田中学教师“吃空饷”风波虽然尚未尘埃落定,但它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只有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提高透明度,才能确保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