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验 正文
目录

考研人项目(考研复试谁发明的)

妙娣 经验2024-03-163710
张爱媛,考研复试项目创始人,文都考研复试项目总负责人、复试面试知名辅导专家,考研复试三大模块课程体系缔造者,考研心理调节课程模块的开发者,“专业课思维教学法”和“六步比例复习法”创始人,坚信“思维改变考研人”。复试的前世1917年,我国国立大学研究生教育发端,实行先推荐与申请后面试的招生程序。1917年11月16日,《北京大学日刊》第一号刊登通告,从大学本科...

张爱媛,考研复试项目创始人,文都考研复试项目总负责人、复试面试知名辅导专家,考研复试三大模块课程体系缔造者,考研心理调节课程模块的开发者,“专业课思维教学法”和“六步比例复习法”创始人,坚信“思维改变考研人”。

复试的前世

1917年,我国国立大学研究生教育发端,实行先推荐与申请后面试的招生程序。

1917年11月16日,《北京大学日刊》第一号刊登通告,从大学本科毕业生中招收研究生,让其在导师指导下研究高深学术,实行先推荐与申请后面试的招生程序。中国国立大学研究生教育就此发端,培养出了一批在思想学术界影响深远的名家大家,比如范文澜、张荪年、俞平伯、傅斯年、冯友兰。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还不规范。1949年以前,没有全国统一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具有招生资格的学校比较少,招生规模很小,比如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作为我国培养工学硕士最多的机构,从1944年到1949年5年间共招收研究生36人。新中国建立后,受政治的影响,研究生招生制度也经常变化,1966年文革以后,各高校纷纷停招研究生,直到1978年恢复高等院校研究生招生后,才出现中国现行的研招复试体制的雏形。

1978年,国家恢复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制度,建构了“初试与复试并举”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制度。

中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可追溯到1978年。这一年,国家决定恢复高校招收研究生制度。在中断了12年之后,高校又重新开始招收研究生,这无疑是一件大事。不过由于1977年高考巨大而深远的社会影响,人们常常忽略了78级研究生群体。其实同77级、78级本科生一样,这一年也有无数有志青年通过考研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们当中的许多人,现在已经是非常杰出的人物,如凭借《百家讲坛》红透大半个中国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就是武汉大学78级的研究生。

研究生与本科生具有本质的不同。本科生大体上还属于基本教育,培养的是通才;而研究生则属于尖端教育,培养的是专才。所以,相对于高考,研招选拔的是更高层次的科研人才,在初试之后再进行一次复试,无疑可以对考生的业务水平和实际能力作进一步地考查,以便能挑选出真正有学术发展潜力的学生。因此,在1978年恢复招生之际,国家就建构了“初试与复试并举”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制度。但这一年的招生准备工作实在过于仓促,各校的研招复试考查方式各不相同。不少学校的复试基本以面试为主,由本专业几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主持,通过问考生一些专业问题来检测学生的实际水平;也有些学校在面试时加入笔试内容,还有学校颇有远见地在复试时加试英语。比如由著名教授朱光潜等人领衔招生的北大西语系英语专业,参加复试的考生有40多人,而录取名额只有20个。为了拉开档次,复试直接采用了牛津大学的考题,并且全部要用英语来回答。这样的复试,不要说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就是在今天,估计也要难倒很多人。

1986年,政治理论由初试改为复试的尝试。

尽管复试对研招意义重大,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对复试的规范与改革强调不多。从发展历史看,有些省份一度尝试过取消复试。与此同时,国家一直在初试方面增加全国统考科目,希望以此来提高命题质量、加强录取工作的可靠性及合理性。1986年复试曾进行过一次改革——政治理论由初试改为复试的尝试。

1978年~2002年,我国全日制硕士生入学初试科目基本上是5门课:政治理论课、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全部要求笔试。1983年~1986年间,还增加过1门综合考试。由于初试科目繁多,社会上一直有减少初试科目的呼声。1986年,国家教委(教育部的前身)要求招生单位按照中发[1985]18号《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认真进行改革,在复试阶段组织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和考核,政治理论复试不及格的,一般不予录取。这样,政治理论的考试就由初试改为了复试。考研复试进行这项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入学研究生的政治素质,然而在实践中操作难度大,效果也不理想,因此这项改革仅仅试行了一年。

2006年,教育部首次发文规范研究生复试工作。

2000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连续4年以23%以上的速度递增,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扩展了近3倍,达到27万。从2004年开始的随后三年,研究生报考和录取人数节节攀升,2006年,我国的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127.12万,录取研究生人数达到34.4万。在大学生就业难背景下火爆的考研,也逐渐成了一个社会性的话题。由于复试对考生最终录取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保证复试的公平性与有效性,成为教育界和广大考生关注的焦点。在这个大背景下,教育部于2006年6月18日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对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首次作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明文规定: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70%,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50%。我国研究生招生的复试也在随后的2007年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

考研加分政策

考研意味着要拿出将近一年时间复习准备考研,然后要读两到三年研究生,比寻常本科毕业花了更多时间学习。

研究生阶段正是大学生思想开始独立,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成熟的阶段。在这个时期,能结识来自全国各地的具有一定知识积累的同学和朋友,其文化、性格、思维方式与知识结构上的互补和交流等都能更进一步增强研究生的待人处事的能力。

介绍

研究生(Postgraduate)是国民教育的一种学历,一般由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开展,研究生毕业后,也可称研究生,含义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

在中国,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按照学位类型的不同,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及专业型研究生两种。

加分政策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考研加分

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标签[db:tag]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xiangshoe.com/post/3725.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