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普 正文
目录

考研还有60天(60天能考上研究生吗)

允诗 科普2024-01-048680
是绝对有机会成功的。考数学就比较复杂了,60天时间准备考研想要成功,只建议选择不考数学的专业。考研技巧如下:1、学会整理笔记。学习笔记很重要,除了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还能巩固学习效果,到了备考后期,复习主要就是靠笔记,反复背笔记本上整理的知识,而且整理笔记要记得留白,很多科目二次复习时,会有很多当初整理时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要补充,另外笔记本要分类,错题本要有...

是绝对有机会成功的。考数学就比较复杂了,60天时间准备考研想要成功,只建议选择不考数学的专业。

考研技巧如下:

1、学会整理笔记。学习笔记很重要,除了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还能巩固学习效果,到了备考后期,复习主要就是靠笔记,反复背笔记本上整理的知识,而且整理笔记要记得留白,很多科目二次复习时,会有很多当初整理时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要补充,另外笔记本要分类,错题本要有、知识点归纳本也要有。

2、背单词要坚持。就算你觉得背单词很痛苦,也要坚持。有的单词可能一遍就记住了,有的单词背了六七遍缺还是记不住,这时候不要因为背了几次还没记下来就感到沮丧,因为每个人都是这样。

无论你用什么方式记单词,你都要知道一个事实,单词是会忘的,记单词本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背单词只会越来越熟练,生词也只会越来越少。如果你长期坚持一件事,它只会越来越得心应手。如果你让它专注,它就会越来越专注,背单词也一样。

3、考研英语只做历年真题。因为英语这科的模拟题和真题完全不在一个水平英语真题才是王道。做英语真题,不仅要读懂文章,还要读董命题人的出题套路,站在命题人的角度去思考,准确抓住文章的主题以及作者对主题的态度,这样你才能找出既符合文章所讲,又符合题干所问的选项。

考研政治最后60天怎么复习?

肯定能啊。想越过去,到达100分以上的程度,四十天够了。但可能需要达到两个条件,一个是“全”,一个是“练”。

“全”是掌握的知识点要够全。数学考点太多,今天掌握的很熟练不代表永远掌握了,这就是记忆的客观规律。假如你花了一个月复习,从头到尾覆盖了100%的知识点,当时都记得非常牢,但1周后,可能只记得了80%。1周前做过的某些题目很可能再遇到的时候,连思路都记不起了。

所以,为了保持这一大份沉甸甸的、全面的记忆,需要一个动态的记忆过程,不断忘记,再不断温习,反复反复再反复。

“练”是要真刀真枪地演练。拿真题和模拟题大量地来练,训练遇到题目的条件反射,训练思维定势,训练解题速度。纸上谈兵,不经过这种模拟真实地练,很难有质的蜕变,很难升到100分以上的分数段,即使再考一年依然可能会如此。

剩下时间不多了,一个月左右,唯一适合现阶段的的最佳策略就是“全真模拟做成套真题,一天一套”,既能每天最大范围的复习考点,又能模拟实战,一举两得。

择校指南

教育资源

首先,名校自身的软硬件条件都很优秀,师资队伍、科研条件、就业前景等因素都吸引着大批学生报考。其次,高校研究生扩招导致普通研究生毕业就业竞争力降低。

再加上社会对名校的优先认可等各种原因,使得如今许多大学生对考研有种很强烈的“名校情结”,名校考研甚至已经成为考研的一种“潜”趋势。于是,考研呈现“扎堆儿”考名校的现象。尽管近年考研热度有所下降,但这种“名校热”依然还在持续。

无论在软件方面还是硬件方面,名校的资源都是一些普通高校无法企及的。比如清华、北大、人大每隔两三天就会举办一场学术讲座,最多的时候会出现一天多场讲座的情况。除此之外,名校还会提供给学生更多学术交流、科研实践的机会,相对而言普通院校这种机会较少。

不少人认为,如果在名校读研期间,能师从一位学术界的“大牛”导师,那么今后的学术研究,甚至毕业后的工作都可能会一帆风顺。即使是自己找工作,也可以选择较高的发展平台,如有些名企招聘人才时会明确提出只招985和211院校毕业生,那么你就可以轻松越过这一关卡。

时间较紧了,不过政治复习放在最后集中复习,最后可能是为你长分的科目哦~

我自己也复习了2月左右,但强度较大,重要的坚持下来呀~最后效果还不错,得了79分,嘿嘿~

建议如下:找一套考研班(文都、海天等)的讲义,一般上面都有强调重点,将重点过一遍,同时做配套的客观题巩固(自认为任的序列二、三有些题难且偏,如果用的话可跳过这些题),这些事用一个半月时间做完;最后留半个月做两件事:复习知识点+主观题练笔,学一学答题的语言及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较难的,但主观题必考无疑,所以其中的经典原理一定搞明白,最起码知道个大概,到时胡诌也有个方向;至于各方辅导班的押题,那可是大海捞针,只可参考,学学人家答题思路,千万别当真,背就更不必~

就是这些吧,还是说时间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抓紧了!望你幸运过关~

标签[db:tag]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xiangshoe.com/post/380.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