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课到哪里去找:
1.B站。B站是一个学习神器了,不仅可以看到很多UP主分享的考研经验,而且很多UP主还分享了各科免费视频资料,虽然有的年份更新不是很及时,但是完全够用了,特别是数学和英语。比如,22年看21年的视频,这是没有问题的。政治不用捉急,等到78月份暑假的时候,会有最新的视频,到时候跟着学就可以了。
2.中国大学MOOC(中国慕课)。里面有各类大学免费学习资源,包括公共课资源、专业课资源、考研攻略、名师讲座等等,十分丰富。很多名校的名师会定期开课,如果有你报考的专业课,可以报名学习,也可以搜一搜,很多的还有回放资源。
3.直系学长学姐帮助。不管你考哪个专业,都会有直系的学长学姐,他们那里的资料肯定是十分齐全的,不仅有各科的网课资源,而且还会有专业课真题资料。如果运气好,碰上了考上的学长学姐,还可以请教一下初试备考和复试经验,把他们的经验都榨干,这些都是花钱买不到的。动动小心思,比如请他们吃个饭或者发个小红包,把他们的各科笔记都骗过来,特别是专业课笔记,那你就太幸运了。
近日受疫情影响,很多省份地区延迟开学复工时间,同时很多全国大型考试也陆续发布通知考试情况将根据疫情状况另行通知。考研君整理受疫情影响教育部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回答,关注一下~
2月1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等有关工作情况。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出席发布会并就校园疫情防控、大中小学开学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回答记者提问。
对大家关心的话题,发布会上是如何解答的?一起去现场看一看
问题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高校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大学生从全国各地返校后是否需要先隔离14天?湖北高校预计开学时间能否确定?需要去外地上学的湖北籍大学生有没有应对办法?
王登峰:
这是教育部门目前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从返校大学生来讲,目前教育部已经明确要求各地要延迟开学,在开学时我们主要抓住三个环节:
第一个是开学环节,推迟开学以后,要进行错峰、错区域和错层次开学。错区域就是疫情严重地区和其他地区要错开时间,错层次就是大学,包括高职高专、中专和中小学也要错开,因为中小学基本是在属地范围内,而大学包括中职和高职都有跨省的流动,所以这是一个错层次的开学。错峰就是在同一个地区错开不同时间来开学。
第二个是开学过程或返校过程,首先要确保返校过程安全、有序、错峰。
第三个是学生到达学校后,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每一所学校都要按照统一的部署和要求进行相关方面的准备。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和确诊病人有过接触的,包括有咳嗽发烧症状的同学要进行单独的隔离;其他同学每天要测量体温,要随时关注他们身体状况的变化,这些不一定需要隔离。来自湖北的同学,首先这些同学在返校之前要按照湖北武汉当地实际的要求,比如湖北或武汉的人什么时候能够离开到全国各地去,我们湖北籍的学生要到外地上学首先要符合湖北当地的要求;比如他所在的学校提前开学了,但是当时还没有解除对湖北或者武汉的人员流动的管制或要求,他们就要留在原地。等他们从湖北回到各自学校之后,也要进行单独的隔离。其他地方到武汉去上学的同学也是同样,在武汉地区还没有解除人员流动管控时,也不能够过去。
问题二
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目前城市地区的学校基本开设了网络课堂,但在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孩子可能没有条件上网课,请问对这部分孩子上课的问题有没有考虑?
吕玉刚:
最近大家非常关心延迟开学期间学生学习的问题,停课不停学应该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学习的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网上学习。各地要特别关心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问题,特别是农村的留守儿童,要给予更多关心和支持。针对居家学习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予以支持和服务。为了帮助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拓宽学习渠道,提供学习的资源支持与服务,从2月17日也就是下周一开始,中国教育电视台第四频道将通过直播卫星平台向全国用户传授有关课程学习资源,将覆盖偏远贫困农村地区,特别是网络信号比较弱和有线电视没有通达的地区,解决这些地区学生的学习问题。
同时要指出,教育电视台播出时间是有限的,这些学习资源以小学课程资源为主,同时兼顾了初中和高中学生的学习。
问题三
中国教育报记者:
在疫情防控期间,怎么保证大学在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避免给老师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吴岩:
2月4日,教育部发布了《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对高等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作出了9条措施安排。
第一,我们推出的22个线上课程平台的2.4万门课程不是为应对疫情临时仓促制作上线的,而是这几年来我们精心组织、精心培育、精心遴选的好老师的好课,这些课是有质量保障的。
第二,我们不提倡、不鼓励、不希望、不建议各高校在疫情期间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制作直播课。
第三,《指导意见》中,为保证高校线上教学顺利开展提出了9项要求,在这9项要求中有4项要求我想再一次强调:
一是2.4万门课是面向全国所有高校免费开放全部的优质在线课程与虚拟仿真的实验教学资源。
二是各校要保障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的质量实质等效。
三是要发挥好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各在线课程平台要全力提供技术支持服务。这个《意见》发布后,今天上午我们收到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一地一策、一校一策的要求提出的各项具体的措施,74个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在线教学的指导方案和课程选用建议名单,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提出了具体措施。我们要求课程平台从1月30日开始就做技术准备,做了各种压力测试,应该说现在的准备工作和运行效果是好的,后续保障在线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在技术上我们要开源?截?流,在原先22个课程平台的基础上再推出一批经过认真筛选过的平台,我们把平台的基数做大,避免在同一时间、同一平台、同一门课程出现拥堵。在课程提供的形式上,我们提供包括慕课、spoc、虚拟仿真实验课等多种形式的课程。在内容上,我们保障花色、品种齐全,有通识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虚拟仿真课,覆盖了本科所有12个学科门类和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供高等学校教师、学生按照各自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自由选取。在管理上,我们要实行?四把关?:平台把关,学校把关,教职委把关、高教司把关,实行严格的把关保障课程质量和技术的实施。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高等学校的在线教学不仅是在疫情期间可以起到救急的作用,这也是中国高等学校这几年来一直致力推动的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学习革命。
问题四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
目前全国所有高校都推迟了开学时间,并且严格限制学生返校。每年春季都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季,一些高校应届毕业生关心如何求职就业,请问教育部门有哪些应对措施?
王辉: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广大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综合考虑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叠加的影响,预计今年上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教育部已经针对防控疫情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重点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网上就业服务。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之前,为了防止大规模的人员聚集,暂停教育系统举办的各类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在此情况下,教育部将大力推进网上就业服务,教育部就业平台将紧密联系省级就业平台、高校就业网和社会招聘网站,组建就业大市场,共享岗位信息,共同开展网上就业服务。同时,对网上的用人单位和招聘信息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信息真实有效,推动各地各高校开展网上面试、网上签约以及网上办理就业手续。
二、大力开拓就业渠道。进一步组织实施好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进一步落实好基层就业学费资助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对接平台,在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中加强人才供需的对接。深入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支持毕业生实现多渠道就业。
三、着力强化重点帮扶。指导高校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身体残疾毕业生等群体提供?一对一?的帮扶,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岗位推送工作。开发一批线上就业指导课程,开通就业,做好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四、适当延长择业时间。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再及时办理就业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