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和“考编”同时上岸,究竟该选哪个
从就业角度出发
当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现实,体制内工作稳定,福利待遇高于私企,成为了多数学生的选择,而且多数父母也比较青睐于子女成为公务员。不光不必担心未来生活,脸上也很有光。
学生还要想清楚自己考研的目的是什么?若是为了提高学历,在日后就业更有优势,在选择公务员岗位上有更多选择权(多数公务员岗位只为研究生开放),那么不如直接选择编制,尽早参加工作积累工龄,增加收入。
而且研究生毕业还得两三年时间,学生数量增多,增加了就业难度,到时候想要进入体制内难度只会更大。
从公务员岗位优劣来考虑
如果学生一心想着飞黄腾达,或者说愿意在大城市发展,那么就要选考研,因为公务员虽然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但是收入水平一般,还有可能被招录到偏远山区工作,环境艰苦,不符合学生的要求,若是工作一段时间坚持不住而离职,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就业优势方面考虑
本科生考公优势小,并且可选择的岗位少,基本逅只能从事基层工作,想要获得更高岗位和报酬,需要工作多年,在工作中表现优秀,还要等适当的时机。
如果是研究生毕业,再考编,或许就有不同的结果,学历和能力的优势有可能直接进入机关,成为干部后备人员,工作岗位和地区选择也更加有优势。
考研和考编各有利弊,学生要学会量体裁衣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考研和考编同时上岸,学生只能二选一,到底选哪个才算是正确的?其实很简单,从自身出发,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未来规划是什么,然后做出选择。不要盲从,更不要攀比。
先考研再考编还是先考编再考研,回答如下:
首先如果充足预算不多的话,最好还是先考编,如果条件好的话,可以选择先考研。因为考研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还有金钱。在考研期间是不能工作的,读研还是需要很多教育成本,如果家庭预算不足或者出不起学费生活费的话,还是建议先考编。考编以后可以有很多工作机会。就是工作方面基本上可以稳定下来。
文科生建议先考编。因为考编最容易的就是文科,所以文科的同学竞争力会比理科生要多。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行业,比如说师范类,建议先要考编。因为现在很多校外机构都被停止了,更多的老师会转入公办的学校上班所以就算不管研究生毕业的最终目的还是拿到编制。
如果你有学历执念,那建议你先考编再考研。有了实践的认识后,你读研会更有目标,也更有意义。
教师编制优势:第一教师编制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但实际操作中,因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同,有些地方教育系统在缴交社保方面只缴交部分,不缴交生育保险和养老保险。
第二有编制的教师工资组成由基本工资、津补贴、职称工资等组成。职称工资可以随着职称升高而升高,工龄增加工龄工资也增加。无编制人员工资固定,在职称晋升和工龄方面,一般无法保证。虽然在改革,但实际操作中仍然与在编老师存在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