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你得完成这些
才能考研啊呀呀呀!!
大三寒假
1、了解考研,弄清5个概念弄不清这5个概念,别说自己要考研!全日制非全日制
学硕\专硕
A区\B区
国家线\院校线
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看完就记到小本本上,一个个去查清楚。多问多看多查资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考研的意义是什么:
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学历还是逃避工作。
自己可以下多大的决心,想好再去做,不要白白浪费自己的努力。下定决心就去做,无论做什么都会成功!
2、择校、定专业(选择和努力一样重要!)
一次性最好选择1~3所院校,确定最佳目标和备选院校。确定好就去干就完事!
一定要避免中途由于招生政策变化,或者自己想换目标,而导致的备考计划打乱的一系列麻烦。
(1)择校必备网站(考研是场信息战):
①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可查全国所有招生单位各个专业相关信息。
②中国考研网:
有详细的院系介绍、导师信息、专业信息、就业方向指导、历年分数、历年报录比等。
③中国教育在线考研频道
考研报录取查询:查询院校报录④考研论坛
互动沟通求资料找研友
⑤软科中国
可查看报考专业的学科排名
(2)择校一定要注意这8个指标:计划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实际录取人数,报录比,推免人数,复试分数线,复试比例,考研最终成绩计算方式所以前期的择校选择相当重要!3、确定考试科目、指定复习教材(1)查招生目录:报考院校官网会给参考书目,查询方式:目标院校研究生官网硕士招生招生目录。(2)查找学院网站:由于各学校研究生院的官网并不会在招生简章中统一附有参考书目。因此,大家一定要到各个学院网站去找参考书目。
(3)补充渠道:考研论坛和考研吧。(4)隐形书目:可以通过找到目标专业老师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授课大纲、阅读老师论文、查看往年真题来查找。4、初步学习公共课这两门
是大部分考研人都会考的,可以早点开始!(1)英语:大三寒假开始,用《考研词汇闪过》直接背重点单词,还可以看一些外刊,《经济学人》十分经典,可以多看~顺便拓展国外文化知识,对做考研阅读很有帮助。
(2)数学(不考数学的可以不看):建议在寒假,先把基础知识过一遍,记住一些重要的公式、定理和证明方法。
5、多多咨询,避免信息差。
上岸的学长学姐,积极关注上一届考研的备考动态,
加入考研交流群,结识研友,避免考研信息差。
大三下--大四上学期
2月初:关注上届考研初试成绩公布
3月初:正式确定目标院校/专业,全面一轮复习
3月中旬:国家线发布
各大高校复试分数线公布,陆续开始复试
3月下旬~4月30日:调剂系统开放时间,复试调剂进行时5月:陆续发布拟录取名单
7月~9月:暑期强化阶段,一轮复习结束,开始全面强化7月下旬:考研大纲发布
9月:考研预报名。各高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公布,注意看招生专业是否有变化及时调整。10月10日~10月31日:正式报名
11月上旬:现场确认
12月份:政治背冲刺押题;英语背模板;专业课系统整理。各科目实战演练,考前模拟。
12月14日:开始打印准考证,考前一天看考场。
12月下旬:考研初试笔试。等待成绩期间,准备复试,了解调剂
第二年2月底:笔试成绩公布
第二年3~5月:复试面试(复试完后,统一开放调剂系统)第二年9月:研究生正式入学!恭喜你!
考研成绩复核有成功案例吗
你有自信,这不是坏事,但人外有人,成绩好跟学好了还是有点区别的;人,学,然后知不足!
考研,考不同学学校差别也很大,考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北大、中科大等这样的学校,跟考安庆师范学院等非211/985学校,能一样么?
别忘记,中国化学人才的高地和优势师资集中在吉林大学、北京大学、中科大、浙大、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这里的优秀本科生比你的能力可能强很多很多,所以年轻人还是要低调点吧;别动辄说自己这样“很好”、那样“很好”,何况你只是个本科生而已!可能我的话不中听,但实际情况就这样的;倒是经常听本科生说什么都会,研究生说自己会一点,博士生经常感觉自己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
教大学是吧?我曾在本科院校做过教师,对高校招聘也了解些;现在的本科院校招生化学教师,至少得国内211/985大学的博士或博士后,你目前只是本科生,无论从学历、能力、毕业学校等各方面还嫩的很。
下面这些学校化学还不错,特别是前20的,如果你准备考研,可以优先考虑
0703 化学(176)
1 吉林大学 A +
2 北京大学 A +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
4 浙江大学 A +
5 南开大学 A +
6 复旦大学 A +
7 南京大学 A +
8 厦门大学 A +
9 兰州大学 A +
10 中山大学 A
11 四川大学 A
12 武汉大学 A
13 清华大学 A
14 山东大学 A
15 湖南大学 A
16 上海交通大学 A
17 北京化工大学 A
18 华中科技大学 A
19 北京师范大学 A
20 华东理工大学 A
21 西北大学 A
22 福州大学 A
23 苏州大学 A
24 郑州大学 A
25 华东师范大学 A
26 东北师范大学 A
27 北京理工大学 A
28 天津大学 A
29 西北师范大学 A
30 陕西师范大学 A
31 湘潭大学 A
32 大连理工大学 A
33 河北大学 A
34 同济大学 A
35 华南理工大学 A
以后中学教师都是硕士化,现在好点的高中招聘教师都得211/985的硕士,师范类优先,一般这样!
读研比不读研能学到更多知识,对今后的教学也很有帮助,一个硕士毕业生能带给学生的,是很多本科生无法做到的,硕士的视野、知识面等也不是一般本科能达到的。
如果有别的问题,欢迎留言,我的话你听起来可能不爽吧
有,但是少,也非常麻烦,如果没有很大的把握建议不复核。
客观题科目原则上不查分。(参加考试但成绩为缺考的除外)主观题成绩复查仅复核有无漏评,计分、登分是否准确,是否有违纪记录或其它异常情况等,不对试卷进行重评。
考研需要做的事情:
1、考生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2、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网上报名期间,报考点选择在全国31省份的考生均可通过研招网进行网上缴费(即在全国31省份考试的考生,特殊要求详见各省网报公告)。
4、采集考生图像信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