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成绩一出来,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考研没有上岸的确实需要好好思考一下接下来的路怎么走,有备无患。大概就是这么三种:
第一种选择,争取调剂。
如果分数还可以,那么可以考虑一下是否有调剂到其他院校的可能性。尽快搜集信息,快做准备。不要随意放弃申请调剂,也许运气好能上到不错的学校。如果自己是双一流高校的学生,考虑一下校内调剂也未尝不可。调剂名额毕竟是有限的,在同样满足调剂条件的情况下,提前向调剂院校招生办老师表明调剂意向的同学往往能优先获得调剂机会。因而,有需求的同学一定要主动给已公布预调剂的高校打电话尽力申请,同时也给一些往年有调剂名额但尚未公布信息的高校打电话,让招生老师对自己留下印象。需要提醒的是,大家要根据复试准备时间和面试时间来联络调剂院校,避免时间冲突。
第二种选择,准备二战。
如果你对科研有一种执着,如果你真的有一个未圆的名校梦,那么就坚持下去吧,一战不行就二战,二战不行就三战总会成功的。现在二战考研的比例还挺大的。有了目标就撸起袖子加油干。虽然很多现实条件需要考虑,比如家庭经济情况,自己年龄什么的,一切外在的因素都不是理由,只要你内心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要上名校,我要去读研,就一定可以。对比未来人生几十年,这一年的时间真的不算什么,为了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就大胆去干吧。
第三种选择,直接就业。
双一流高校的学生找工作是不算太难。理工科的就更容易了。还可以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考试,是很多大学应届毕业生的选择,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毕业生,对于“铁饭碗”工作比较中意,毕竟读完研后可能还是会朝这个方向找工作。如果未来有机会,或者工作需要,可以再读在职研究生。
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足够努力,不断学习,是金子到哪都能闪光,路总是越走越宽,一条路走不通,我们还可以换一条。
是的,考研没考上那就是失败的,人生输的一败涂地,高考这个关键节点你没把握住,考研这个节点你也没把握住,那人生估计也就废了。今年考研人数四百多万,不出两年,人数就得到500万,还考吗?考也考不上。不要努力了,天天在家躺着,朋友圈一屏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多好?
以后那些快乐的时光都和你没关系,想去大都市闯一闯的梦想彻底粉碎在襁褓,甚至以后可能会碰到的心仪女孩,也因你现在的挫败,变成了两条永不相接的平行线,她在未来等你,而你呢,蹲在家里。
工作中的那些趣事,为了年终奖所有人共同奋战的激情,晚上十一点独自感受这个城市,人来人往,怀揣梦想,一往无前的你也因为所谓的考研失利而一蹶不振。过年回家带着自己攒了一年的积蓄,带着各种礼品,倍有面子,亲戚朋友都夸你是个好孩子,大孝子,读了十几年书不白读。难道这些不也人生中一丝色彩吗?
我告诉你,考研并不是人生中唯一的出路,甚至当你考上了你才会感觉到,其实也没想象中那么理想化,它只不过给你的人生增添了几条线,给就业增加了点可能。三年时光即使不读研,选择一条好赛道,人生也可以过的潇洒自在,每年电视里都会爆出研究生毕业送外卖/开的士的新闻,他们就是失败的吗,可能人家就是想换一种活法,这个时代确实卷,但只要找到你最喜欢的生活方式,努力并持续快乐着,那人生就不是失败的。
如果说考研失败就一蹶不振,即使考上了,未来还会有更大压力等着你!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入学之后个人基础所带来的落差感,很容易就会让一个人变得意志消沉。因为读研之后本科生/外校生实力比你强的太多太多,大家都在一个项目组,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特别是每周开组会,那种水平上的差异巨明显!你说你是学还是不学?追上他们甚至超过他们,还是就此按照自己的节奏浑浑噩噩三年?追指定是不好追,因为你学习的时候人家也学,轻易追不上,甚至等你研二了,才达到人家研一的水平,可是不追的话,一是自己这道关过不去,二是在别人眼里你就是软蛋!甚至就业你也没有过硬的本领,还有可能找不到好工作,那怎么办?人生失败吗?
我给你说说我的做法,追是一定要追的,为了自己也得干!所以那段时间整个人很犹豫,听着光辉岁月,暗自给自己打气。差距不是大吗?那我就在时间+效率上取胜!别人早八晚10,我早7晚11,中午都不回寝室,直接在实验室吃饭接着干!有问题都记下来,导师空闲的时候就舔着脸去问,刚开始问的相当基础,甚至导师都不想回答了,但还是问,因为人家一句话可能会少让你查一天!
后来我问的问题也少了,也慢慢有点难度水平了,时间作息没变的情况下,开始纵向涉猎我的课题,因为补基础是一方面,日常研究也不能落下,否则就是丢芝麻捡西瓜了。你的努力别人看似看不到,但你记住,都在人家心里装着呢!一天导师给了我一个程序,很老旧,让我在上面做二次开发,这才给我的研究生阶段打开了全新契机!
代码上万行,中间坎坷太多,有的还不是一种语言写的,这种感觉就想噎住说不出话的闷,研一上学期代码熟练掌握后,我开始大量扫论文,先中后英,思考可不可以复现他的实验?事实证明,部分实验我是可以复现的,但需要改动相关算法+功能模块,不要紧,因为研一上我专门针对这一块做足准备,所以以这套程序为框架,开始了我第一篇SCI的筹备之路,第一篇写的我认为还是太草率,导师师姐看了之后让我投个四区看看,这也让我的第一篇paper出奇的顺利,后来你会发现,写论文思路更清晰了,因为来时路你已经走过,第二篇就没那么难了,主要还是在创新点+工作量复杂度上。
所以即使你考上研,未来还有更多事情要考虑,更多烦恼等待着你,比如说读博or就业?怎么权衡?成功率多大?读是能读,但能不能毕业?不说啦,好多好多。
所以还是那句话,心态放宽,一战失利的人很多,但也是好事,毕竟课程你已经学过一遍了,第二遍重新来过,好好复习,拿高分还是很有可能的!
反过来,你二战了,对人家一战的公不公平,人家要是有你这种想法,人家活不活了?
所以,我建议你,调整情绪,接受失败,二战稳住厚积薄发,兴许就会有天翻地覆的改观,不和别人攀比,顶住压力,明年我们考更好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