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本人是一名21级的考研党,21年一战上岸湖南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虽然是调剂),总分370分,思政66,英语87,高数105,电路112。
研究生证书
关键信息打码
接下来,我将会分享我的考研经验,内容将围绕择校选择、数学、英语、专业课、政治课程备考、心态调整与备考心得这几个方面展开。
从复试名单里找到的考研成绩
一、前言
我是从2020年3月初开始考研的复习,复习长度在9个月,考虑到我自己本身是应届生,同时整体的学习能力是处于一个不错的情况下,在刚刚开始考研复习的时候我就在知乎、小红书平台上浏览往年上岸的学长学姐的考研经验,以此为根据根据准备好了大致的复习规划。(图三放思维导图)我认为在考研刚开始的阶段确定好自己的计划就可以很方便的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做好工作,如果出现变化也不会手无足措,只需要在原本的计划上稍作调整就能继续了。
二、考研择校
?由于我考研的初衷就是为了去外地读研,这样的目的导致了我本人在择校方面的选择是很多样的,那时候我使用的是微信公众号上的择校小程序(名字忘了,但是网上有很多),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和考研目的,我确立了自己的择校指标以及择校的方法(思维导图)。只要从符合我自己所设立的择校指标里边,对比选出一个最满意的那就是最后的目标院校啦(其他的当成备胎就可以了~)。
当时的择校指标
?在当初择校的时候湖南工程学院是挺符合我的择校指标的,也可以算是我目标院校之一了,在当时复试的时候一志愿被刷,后来在调剂平台上看到湖工的电气工程调剂直接就点进去了,最后也很幸运通过了复试上岸~
三、英语备考经验
?我的英语是从小强到大的,英语一直是我的强项,现在自己看英文文献就感觉像喝水一样轻松,所以英语的备考经验放第一位。
?英语的备考分题型来讲。
?最开始就是打基础,背好单词、学好英语的语法和句式。如果在前期把基础打好了,后期在阅读理解、翻译上面就能够更加顺利些。我的背单词方法是只选择一本考研单词书,利用书中每个单词章节有规划的进行多遍背诵,争取做到考研每天都背单词(不能停!)我感到最满意的考研单词书就是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这本书的最大优点在于书上有背单词的方法,遵循的是“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和“遗忘曲线规律”,非常科学!我可以直接照书本的方法去背诵单词的。当然其他的英语单词书比如红宝书、绿皮书、恋恋有词都有各自的有点,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在背单词的过程中我习惯在当天自己遇见不熟悉的单词旁边做一个小记号,以便当天晚上复习以及后面重新背诵的时候着重记忆。在4月份我开始看田静的语法长难句课程并且做好笔记复习。
背了3-4遍的单词书
田静老师的语法课
? 在五月份的时候开始复习阅读理解,英语的阅读理解练习我是直接从真题开始的,我买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真题试卷。如果没有上过课,直接上手真题会比较困难。所以我是先看唐迟老师的阅读理解课程,做好笔记,根据笔记上的知识方法来刷题,轻松了不少。对于09年之前的真题,直接当成练习题练手,刷一遍闲置即可。09-19年的真题需要认真做,而且要多刷几遍。19年之后的真题我是10月份之后留着冲刺阶段当模拟考试使用。
? 我对于做阅读真题的态度就是把每一篇阅读都吃透:把自己不理解的答案和试题解析、阅读课程的知识方法相结合;把自己认为有参考价值的长难句直接摘抄进语法长难句的笔记,做好批准以便之后复习,同时把遇到的生词(单词书里没有的)记到单词书章节的空白处,在背单词的时候就可以顺便记忆。刷题节奏的话就看个人的能力去把握了,保持做真题的手感就好,由于自己英语基础较好,在后期我还找了一些英语一的阅读理解真题练手。
?翻译是从九月份开始准备,我选择的是唐静老师的翻译课程,一样是听课+做好笔记+消化笔记,之后找一些真题练习即可。
唐静老师讲的非常细
为了节约时间,差不多从10月中旬我直接开始背诵作文模板。我买的参考书是谭剑波的《写作考研冲刺万用魔板》,然后每周挑着背一篇模板或是范文(熟练到能流利默写下来的程度)。在考试中英语作文就直接套用模板(逻辑框架),同时配合整洁、美观的书写字体,这样的作文还是可以拿到一个不差的分数的。
? 完形填空、新题型的性价比并不高,在考研后期找个时间拿来做做,练手就好,看自己的能力在考场上尽量多拿点分数。
? 最后用思维导图总结一下。
四、数学备考经验
数学的备考上,我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最多的。备考主要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3月初-6月中旬)这个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老师,跟着课程,多刷对应的教材的练习题是最关键的。考研高数优秀的老师团队很多,有汤家凤、武忠祥、李永乐、张宇等等,每个老师都各有特点,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我听的课程是武忠祥老师的高数基础课+李永乐老师的线代基础课,同时买好对应的刷题书660题。在这时候就是先听每一章节的课程,做好笔记,消化完笔记内容、做好讲过的例题之后再去660刷对应章节的题目,对于不会的题目,要做好标记,弄清楚题目的解题思路、知识点。
刷基础题的参考书
第二阶段(6月中旬-9月中旬)
? 这个阶段就是数学的强化阶段了,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我们的基础课的东西差不多得全部完成了,660题刷完,课程听完笔记做完,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重新做一遍之前660题目中的错题,看看这些之前自己不会的题目是否掌握好了。之后就是跟着武忠祥老师和李永乐老师的强化课程上网课,参考书方面,我买了高等数学辅导讲义和强化做的330习题。高等数学讲义这本书对应的就是老师的强化班课程,在上强化班课程的时候可以直接在书上做批注,节省时间。这个阶段以刷题为主听课为辅,大量、重复刷这两本参考书上的题目,掌握好每一道题,标记好自己不会的错题。
上课参考书
刷题参考书
第三阶段(9月中旬-考前)
这个阶段是做真题的阶段,我也会抽时间拿出之前做的笔记、参考书、错题之类的重复复习。数学真题的参考书多种多样,我个人更喜欢刷的是套卷形式的真题,因为直接整套刷下来会更有考试的感觉。参考书我买的是李艳芳的真题解析,这套参考书有09年之前的题型分类真题形式,也有09年之后的真题套卷形式,解析也十分细腻。我是从早期的真题刷起,先以做练习题的形式做题型分类的09年之前的真题。掌握好这部分真题之后,在以模拟考的形式做09年之后成套卷的真题。按照我个人习惯,我会留下最后几年的真题卷以严格的数学考研考试方法来刷完。那时候我身边有很多人会去买那种预测题、模拟题之类的参考书,但是我觉得还是以真题为基础就好,如果套卷真题做完了可以重新再刷一遍,也可以把之前的做题拿出来重新做一遍巩固。
思维导图总结:
五、政治备考
?政治的备考从9月底正式开始(之前的基础班个人感觉作用不大,听听而已,我自己甚至没听完)。主要分为3各阶段。
第一阶段(9月底-11月初)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选择题的准备阶段。我的复习方法是腿姐陆寓丰老师技巧课+技巧班讲义/技巧课笔记总结+腿姐背诵手册。腿姐的技巧班的技巧掌握结合背诵手册的背诵就能够简单粗暴掌握做选择题的题感,对选择题非常有效。
腿姐的参考书
第二阶段(11月初-12月初)
? 这个阶段是选择题的刷题阶段,在10月底左右腿姐的微信公众号就会更新冲刺手册的带背音频。我会每天跟着腿姐的冲刺手册带背音频磨耳朵来巩固选择题的知识点。刷题方面,我选择的是腿姐4套卷,肖秀荣8套卷的选择题。如果想多刷点也可以再刷徐涛的预测套卷或者找微信刷题小程序直接刷练习题做。
第三阶段(12月初-考前)
?这个阶段主要是背诵肖4大题,这个时候选择题的知识点已经背诵好多遍了,可以刷下肖4肖8,总结之前选择题的错题,复习之前的知识点。背诵能力好的可以梳理肖4大题的答案逻辑,直接开始背诵。当时我在背诵吃力、时间不足的情况下,选择跟着B站的空卡空卡空空卡UP主的带背视频,牢记她梳理过的逻辑导图和答题模板,为自己节省了很多时间,也少花了很多精力。
六、专业课备考
第一阶段(6月-9月)
?这个阶段是基础知识的复习阶段,专业课的复习资料我强烈建议去联系到目标院校的研究生师兄师姐们买专业课的真题(复习资料),在之后复试阶段打信息战的时候会非常的方便!跟着他们的复习规划来安排专业课的复习。参考书是邱关源的电路和电路的学习指导和习题分析。
? 网课的话我选择的是小林老师的考研电路课程,照着目标院校的专业课考试大纲有选择性的听课,并做好笔记,上完一个章节的课程就去做参考书里难度匹配的课后习题来巩固(做难题=浪费时间),之后对好答案整理好错题即可。
第二阶段(9月-考前)
? 这个阶段就可以直接上手真题了。真题的刷发就是按照专业课的考试时间和考试方式来模拟考试,找到考试的感觉,目标院校的真题可以多刷几遍,记录好错题,明确自己在哪一方面掌握的不太好,如果已经刷了很多遍了可以去找找其他院校的考研真题来保持做题的手感。刷真题的同时也要复习下之前做的笔记和错题。
七、心态调整与备考心得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如果抱着悬梁刺股的受难心态或者是担心焦虑、追求完美的不健康心态是很难走完整个考研过程的,因此塑造一个良好轻松的备考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在考研的备考过程中我也十分注重自己心态的把控,将这种把控落实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细节当中去。
1、生活细节
在考研过程中我会非常重视生活的舒适程度,尽量让自己每天都能以一个舒适的心情进行备考,体现在细节上有很多地方:
每天保证睡眠充足,中午预留午休时间。每天给自己预留放松心情的时间,可以听音乐、打游戏、散步、看视频、和朋友交流等等。
保持学习的地方光线明亮、干净整洁,把考研资料收纳整齐,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喷点香水或者放个香氛。
在学习中,遇到想不出来的地方先放一边,完成其他的部分,过一段时间(几个小时/一天/几天)再回来重新思考解决。
让人心情舒畅的香水
2、心态调整
处理好当下眼前的事,忘掉过去和未来。很多时候考研当中之所以感到焦虑和煎熬就是因为我们在担心之后能否上岸,别人复习的比自己好,自己复习的不好。其实这些脑袋里想法只会加剧
我们在考研过程中的内耗,从而影响我们的学习状态。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训练自己只专注于当前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专心的按照自己的规划来备考,处理好当前的事情是最重要的。
戒掉情绪化。一旦下定决心去考研,过程中消极情绪是难免的,这样的情绪或多或少会影响到考研的准备情况,将这种影响降低到最小的方法就是把情绪化给戒掉,不让消极的情绪影响到自己的学习。
带着破釜沉舟的态度往前冲。很多时候要逼自己一把,抱着我就是要上岸的,就是要拿高分的心态去拼一拼,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3、心得体会
离考研已经差不多过去两年了,现在回想起来其实真的很感谢自己那时候做出的选择和付出的努力。我们知道环境有时候会潜移默化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读研其实意味着我进入一个新的平台新的环境,遇见新的事物,这一年多的读研经历已经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我很多地方(思考方式、做事方式等等),让我和从前考研的自己有了巨大的差别,我想这才是读研的意义所在吧。
考完研以后,突然不想去读研了
作为一个曾经有过这种想法的读研人,我承认去年的时候有过这样的念头。
本科毕业于一所名不见惊传的二本工科学校,读的是建筑学专业,其实,按理来说,我们专业的就业率还算不错,一起毕业的同学有七八个考上研的,两三个考公务员的,其他的都已经就业,而且工作的单位都还不错,都位于我国的魔都上海,古城西安,山城重庆,郑州,武汉等繁华的一线城市,工资待遇听起来也很好。至于工作时长,工作制度,就不得而知了。
我呢,自己承认不是一个能够安心画图的画图工,认为应该爬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或者更高的水平,去实现我从大一就梦寐以求的研究生的愿望,所以在大四临近毕业这一年,我开始准备考研,日复一日的晚睡早起,我并没有到处诉苦,抱怨考研有多累,因为这是我自己向往的方向,也没有为自己放过几天假期,直到上了考场也没有任何紧张,或者担心,整个过程都是毫无波澜,唯一有遗憾的是,在备考的十月份,听了老师的观点,换了一所专业更强的学校,而不是追求211,说实话我后悔了,他们说应该选择专业性更强的学校,分数下来,也还行,352分,平时感觉不错的英语倒是拉了后腿,就这样风风火火的去复试,也顺利录取了。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暑假,整整一个假期,又去了西安认识的人考研机构帮了一个月忙,当了几天老师,还见到了去年跟我一块儿来这里培训的朋友,他们又开始了艰苦的二战生活,看着别人起早贪黑的学习,才感觉到考研原来真的很累,也很锻炼一个人的毅力。后来准备开学了,来到学校,过了一段迷迷惘惘的生活,不知道何时心里起了这样的念头,虽然只有那么一丝丝,但是我察觉到,有那么一瞬间,不想读研了,可能在来学校之前的路上就心里不是很愉快,年龄那么大,同龄的人都开始挣钱了,开始结婚生子,我还在这以学生的身份逃避着工作的压力,是不是不应该这样,而且学校的建筑学是很不错,但也不是一个985,211,甚至双一流,等毕业了会不会工作的状况又不好说,等等之类的想法折磨了我好几天,虽然也是村里出来的第二个考上研的人,我并没有任何优越感,反倒是增加了不少压力。
后来,认真思索了好几天,问了家里人,熟悉的朋友,他们给出的意见,好好读吧,既然已经开始了行程,何必退出呢,可能等毕业的时候,不会有很好的机会,去到较好的工作单位,因为大多数单位都要求985,211的学生,但是也没有一定的说,所有单位都这样,而且,学好了能力才是抓住机会的唯一把握,另外,高一点的学历也是众多单位的敲门砖,认定思痛之后,我继续开始我的读研之路,第一学期浑浑噩噩的除了课程外就是导师给的任务,也算比较圆满的结束了上半年,如今因为疫情待在家里,觉得自己还没有感受到研究生生活的节奏,就要开始研二了,心里甚是慌乱。但是在这里也劝诫大家,不要在半途的时候产生这样的想法,因为这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打打断我们的思路,甚至让我们放弃,如果,在考研的过程中感到自己力不从心,日日担忧,要认真的思考自己是不是适合考研,读研,再作出果断的决定,曾经跟我一起复习的室友,就在备考的时候回了一趟家,就再也没见到他两的身影,宿舍留下我一个人苦苦坚
持,哎,说多了都是泪。
好了,就这样吧,朋友们,这就是我曾经有过的经历,望大家审时度势,才能踏踏实实向前走。
有任何想法或者见解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