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专业:
基本学制:五年,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2503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知 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企业与科研单位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 工作以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环境科学专业技能的 基本训练,培养系统地识别、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与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前沿; 2.掌握全面扎实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的基本技能; 4.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 5.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 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问题(48学时)、环境科学(64学时)、环境工程学 (64学时)、环境管理学(64学时)、环境化学(48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数据分析方法 (32学时)、环境经济学(48学时)、环境法学(32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与发展(32 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化学(32学时)、环境监测(40学时)、环境生物学 (32学时)、环境工程原理(40学时)、环境规划与管理(64学时)、环境影响评价(48学时)、水污 染控制工程(56学时)、环境学(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基础(24学时)、环境地学基础(48学时)、环境微 生物学(48学时)、环境分析化学(64学时)、环境生物学(48学时)、环境监测(56学时)、环境工 程学(64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管理学(48学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2学时)、环 境系统分析(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学实习、环境地学实习、环境监测实习、环境污染控制实习、环境 管理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环境物理实 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毒理学》、《环境土壤学》、《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GIS与环境信息系统》、《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水处理工程》、《环境工程原理》、《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管理与规划》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监测与评价、景观规划设计、环境工程与管理。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城建类企业:城市景观规划、绿色建筑设计; 政府、事业类单位:环境保护、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污染治理。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除少数人进入研究生层次继续深造之外,大多数人进入各级环境理论研究机构和生产部门担当研究或咨询人员。在大气、海洋、交通、工业、农业、医学、军事等领域均有广泛分布,在对污染治理、环境规划、人口问题等重大课题上发挥骨干作用。其工作性质涉及学科体系的理论研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方面。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近二三十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它几乎与自然、社会的一切学科有联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更加密不可分,故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相当广泛。我国处于经济政治改革的转型时期,社会生产方式需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中涉及到节约能源、提高效益,就不得不与环境问题挂钩。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作为国家基本国策之一,也迫切要求环境科学的相应发展,故国家加强了这方面的扶持力度,理论方面的许多项目被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国家对该专业毕业生采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原则,从现状来看,不论选择从事环境理论研究和在生产部门从业,都是很不错的,收入中等,并随工作单位的不同享有不同的其他待遇。该专业高层次人才会有相当丰厚的待遇,并且从整个环境事业来看,从业人员的收入正在日渐提高。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其他信息:环境科学专业考研院校不同,考试科目不同,招收环境科学专业院校有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详情如下:
北京大学考研初试科目: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初试科目:
厦门大学考研初试科目:
环境科学专业介绍:
环境科学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环境科学专业培训目标: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环境科学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一部分人进入研究生层次继续深造之外,大多数人进入各级环境理论研究机构和生产部门担当研究或咨询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