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真是经典:“要想抓住男人的心,首先必须抓住他的胃。”大多时候,男人的胃并不需要豪华大餐来滋润,偶尔的一碗汤,就会让他心甘情愿地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
2005年5月,我中专毕业后来到苏州,找到工作后,便在竹辉路一带租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我的月薪只有2000元,租房就花了1100元。为添置几身时装和几套化妆品,我只能委屈自己,找房屋中介刊登了一则合租启事。
启事刊出的当天,一个女孩子找到了我。她叫陈梅,比我大三岁,在一家广告公司做业务员,一副职业女性形象。按照合租事宜,我的房间稍大,支付600元。陈梅的房间稍小,支付500元。卫生间和厨房公用,水电、煤气费平摊。
下午的时候,陈梅就急不可待地搬了过来,一个人吃力地拎着大包小包。我上前帮她,随口问:“你男朋友怎么没来我跟老婆发誓:“你既然跟了我,我就会让你感觉到,你跟了吾比跟任何个男人都幸福!”帮你一把?”陈梅轻描淡写地答:“刚刚分手,所以出来找房子,要不我不会这么急的。”
两个小女这份爱的打坐经久弥坚,她终于缴枪投械,就像是虔诚的兵士捧着战刀呈交给把他从血滩里搀扶起来的主人。这才是她要的男人。她的季节里,爱的缤纷就这样万瓦鳞雌逦展开,如同前生堆积的皑皑白雪,袅袅婷婷下个不休。孩合租是一件极其快乐的事情,除了可以姐妹似地搂着肩膀聊天外,还能在厨房变着花样地做出许多好吃好喝的食物来。陈梅心灵手巧,做快意报复后又生歹念出的菜虽称不上色香味俱全,但绝对会让你食欲大增。在陈梅面前,我显得十分自卑。从小就有爸妈宠着,他们连洗碗的都不让我碰。长大了,连大米从哪里来都不知道,更别提进厨房弄菜了。我惟一能做的,就是每天跑楼下小餐馆买盒饭充饥。陈梅来后,每次都是她自告奋勇地下厨,而我只能替她打下手。
有一天下班后,天突然下起了大雨,还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我和陈梅大眼瞪小眼,之后翻遍冰箱每一个角落。收获是:一枚鸡蛋,两只番茄。
陈梅想到了做汤。她把番茄削了皮,切成细细的丝,像一根根红丝线,摆放在一只盘子里。再把鸡蛋打碎在一只碗里,用筷子不停地搅拌,待蛋液里浮起气泡后,陈梅点着了打火灶。先放油,再放盐,再就是番茄丝和水……期间,她放了少许的白醋和酱油,把锅里烧得翻腾,最后倒入蛋液,30秒后起锅……
天啊,一碗红白分明的番茄汤,竟是一道我少见的人间美味!甜里泛酸,细嫩肉滑,喝到嘴里,回味悠长。这顿饭吃得两人是畅快淋漓。饭后,在我收拾残局时,陈梅得意地说:“跟我学一手吧,以后用得着!”我连连摆手:“我只做食客,不做厨子的。听说煮饭的女人容易变老啊,我还没找男朋友呢!”
2005年7月,我结交了男朋友孙亚欣,他是单位的同事,也是“漂一族”。像我这样的灰姑娘,本没有水晶鞋可穿,又何必老惦记着那些有钱有势的钻石王老五呢。何况孙亚欣不错,人缘好,上进心强,既然他频频放电,我岂有不回应之理?只要两人铆足了劲打拼,还愁没有美好前景?
让我后悔的是,我把孙亚欣带回了家。因为孙亚欣执意要来看我的闺房,我想,家里不是安瑞是巷口卖猪肉的钟叔家的小儿子,大我一岁,和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同学,但后来安瑞突然因为打架而退学,在一家摩托车维修店当了学徒工。白天他和师傅在店里学修摩托车,晚上与几个师兄一起帮人组装摩托车。有室友陈梅在吗?让他们彼此认识认识又何妨?万一日后有个体力活的事情要照应,那孙亚欣不是呼之即来吗?
那天,陈梅身着简装,且让平时的马尾松蓬散开来,一头秀发漫过香肩,把个小女子衬托得妩媚妖娆,妙不可言。陈梅像极了一个家庭主妇,而我和孙亚欣反倒成了来她家做客的座上宾。
孙亚欣在我房间里坐了一会,打算要走,结果被好客的陈梅给留了下来:“好不容易来看我们家文敏,怎么着也得吃顿饭再走吧!”站起来的孙亚欣又老实地坐回了原地。
陈梅在厨房里大显身手,不仅做了四五道好菜,还把她的拿手番茄汤也给端上了桌。孙亚此时此刻,前夫竟然说出这番话来,伤口撒盐,肖茜的心不由得一阵抽搐。肖茜起身打开保险柜,从里面抱出那只铁信箱,然后旋动密码键,打开箱子,从里面拿出一份保险公司的投保单。欣吃得是满头大汗,尤其对那碗汤大加赞赏,每喝一口都要忍不住瞟上一眼陈梅,眼睛里竟有一丝不易觉察的光芒在闪烁,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
我很快就发现了孙亚欣的异样,只要有空,他会找一些理由往我们的出租房跑。有一次,我正加班,孙亚欣给我打电话说:“我找陈梅学做番茄汤去,好不好?”尽管我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但我不会对自己的男朋友藏着一百个小心眼。他去找陈梅学做番茄汤,这也没错,毕竟是人家的一手绝活。
但等我回家的时候,发现孙亚欣并未跟着陈梅学做什么番茄汤,他们似乎是约好了:不在家,且双双关机。
那天,陈梅很晚才回来。我问她上哪儿去了。她的脸上顿时腾起一片红晕,支支吾吾地说:“我去见客户去了。”“那你为什么要关机?”陈梅答:“赶巧了,我的手机今天没电了。”我哈哈一笑,依然搂住她的肩膀调侃:“你不会找了个新男友吧,若找了,你可得告诉小妹呀,我一定为你们祝福!”陈梅借故要洗面上了卫生间。
第二天,我约了孙亚欣。在公园的一张长椅上,我和他进行了一番长谈。先是工作,然后是生活,最后,我问到了陈梅:“你那天晚上跟陈梅约会去了,是不是?”孙亚欣哑然。“什么时候有这种感觉的?”我盯住孙亚欣的眼睛。孙亚欣垂下头:“第一次就有了那种……触电的感觉,因为那碗番茄汤的确妙不可言。”
见鬼,只是一碗番茄汤而已!我含泪对孙亚欣说:“陈梅很适合你的,你要珍惜啊,会做番茄汤的女人毕竟不多了。”孙亚欣很感激,握着我的手一直说 “谢谢”。
我无奈地搬出了和陈梅合租的那间屋子,为的是给孙亚欣腾地方,因为爱情需要。走前,我向陈梅讨教做番茄汤的秘诀,结果这是青岩第一次带女孩回家。之前他从不会这样,所有的风流都被他扔在外面,和生活泾渭分明。地上的衣裙鞋袜,从客厅进门开始,一直延伸到他紧闭的房门。我的心里忽然就积满了莫名其妙的愤懑。想用手砸房门,想了想,还是把手放下来。她那次颤巍巍地做得一塌糊涂。但我却认真地学了,每一个步骤都铭刻在心。
我该向哪里去呢?我在城市的街巷寻找栖身的住所,偶然发现了一则启事:因本人经济条件所致,欲寻一位女性合租两居室住房一套,有意者请致电汪晓涵……
汪晓涵的状况俨然是两个月以前的我,我苦笑:过去我是房东,现在我是房客。语言也有惊人的巧合:“你一个人拿这么两个大包,男朋友呢?怎么不来帮你一把?”我说:“连单位和房子一起划给别人了,很可怜吧?”汪晓涵莫名其妙地望着我。
合租后,我发现汪晓涵比我还大大咧咧,她居然连稀饭都要煮糊。我问汪晓涵:“你的日子是怎么过的?难道也是吃百家饭吗?”汪晓涵笑嘻嘻地答:“是啊,我的厨房不过是个摆设而已。大学的时候,妈妈做陪读,饭菜不用 *** 心啊!你会做菜两人每天起上课起在食堂吃饭,晚上他去家教她就在学校门口等他回来,每次萧宁看见校灯下她孤单的身影都会心疼不已,不叫她出来等他,糖糖总是嘻嘻笑着说:"她喜欢看见他出现在她的视线里,如果晚上看不见他,她整晚都会睡不好。萧宁什么也不说只是紧紧地搂着糖糖,以后他晚上再去家教的时候,都会用最快的速度跑回来吗?”汪晓涵这一问,倒把我给问住了,心不禁隐隐作痛起来:“我只会做番茄汤。”
没几天,汪晓涵就给她的男朋友打电话:“小猪猪,没事的时候过来吧,我的一个姐姐会做番茄汤啊,这是她的拿手绝活……”看汪晓涵兴高采烈的样子,我一时伤感莫名。
汪晓涵的小猪猪果然来了,我毫不迟疑地充当了一个家庭主妇的角色。为他们泡茶,做精致的水果拼盘。同样,当小猪猪要离他,懂了。我的脸刷地红了。开的时候,我执意留住了他:“尝尝姐姐为你们做的番茄汤啊,不知道味道好不好。”我像一个演员一样,把陈梅饰演得惟妙惟肖,甚至不差分毫,那是用我的初恋换来的,不可能有丝毫的闪失。
小猪猪吃得意犹未尽,后来还把衬衫给脱了,赤膊上阵,双手捧着那碗番茄汤喝了个底朝天。放下碗时,小猪猪两眼放光:“好?姐姐,你做的汤跟你的人一样,越品越有味……”小猪猪很直率,说得汪晓涵醋意大发:“别老盯着姐姐看了,不就是一碗番茄汤吗?”
汪晓涵不知道,一碗番茄汤做起来虽然简单,但一旦添加了爱情的成分,它不仅能留住一个为了支付袁震的医药费,吴晗把自己的生活费用降到了最低限夏晨筱叹了口气,看着唐远孩子气的动作,又笑了。度,身上穿的是大学时代的旧衣衫,脚下是露出了后跟的布鞋,每次去上课来回要走2 据有人说,那个男生,把黄小秋写给他的情书贴到了学校里的广告栏上,和那些家教广告贴在了一起。0公里的路。为了给袁震增加营养,吴晗买不起肉时就买些牛骨头来炖汤给袁震喝,他自己每次我跟着医护队起,穿过小树林给另边的站点支援。在新站点的帐篷里,我见到了给伤员配药的你,依然紧锁的眉头,认真的模样。我走到你的旁边,帮你把药包起来。给袁震输血后,也不过喝碗牛骨头汤补补身子。后来到了实在没有钱的时候,他便忍痛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书卖给清华大学图书馆,以解燃眉之急。对此,植物学家蔡希陶曾赠他一副对联:“门书每个人都盯着他―那么奇怪!他的脸顿时变得通红,但他还是把盐放了进去,把咖啡喝了。天禄阁,人在首阳山”,以表达自己对吴晗的钦佩。男人的胃,还能留住一颗男人的心。其实,汪晓涵本可以向我学的,如果她有这个想法,我会毫不保留地教给她。但汪晓涵没有,那么我只能选择离开,否则,汪晓涵就是下一个我:在失去爱情后,才想起做一碗留住男人的番茄汤。
?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读研与工作,是大学生根据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进行人生规划的两个重要的前进方向。随着这几年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延缓就业或者逃避就业转而考研,希望通过读研来增加未来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的砝码,成了很多大学毕业生一种无奈的选择。有关人士认为,是否考研需要三思而行,要认真考虑考研是不是最适合自身发展。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吴本文指出,逃避就业、考研学术意义淡漠、考研无意识、急功近利是目前考研存在的误区。他提出,就目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来看,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单位占大多数。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目的不排除为进一步的职业训练做准备,但更重要的还是培养新的学术梯队。就读研的初衷而言,考研大军里因为学术而进取的能有多少人?这给准备考研的同学提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选择职业型还是学术型。
“考虑再三,我放弃了考研。”如今已经在河北省一家水电厂工作的小秦,去年虽然报名考研,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最终没有考研,主要是基于对自己今后职业的考虑,而且他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竞争相当激烈,机会成本偏高。他说:“如果我工作以后再去考研,我会有明确的方向,比现在为了考研而考研要强得多。”
考研之前应细思量。东北大学一位就业指导专家认为是否考研,先得了解自己所在行业对所在职位的真实需求,将职业生涯发展与个人知识体系结合起来进行规划。在专家看来,考研不考研,是个人的人生规划;找工作还是考研,重要的是看你是否能够形成稳定预期,作出较长期的人生规划。
研究生就业也面临考验
2007年,大学生就业高峰来临,与此同时,研究生改制后,三年制、两年制毕业生首次同时毕业,研究生们也开始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
广西某大学新闻专业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周原,三年前从锦州一所师范院校毕业后走上了继续求学之路。她接受电话采访时告诉记者,原先以为读完研究生找工作会轻松许多,因为“读研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就业选择面会更宽”,但事实并非如此。她意向中的就业地点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但投出了若干份求职信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答复。如今,正在广西一家电视台实习的她时常安慰自己:实在不行,就降低期望值,争取在南宁这个城市找一份工作。
“没办法,只好继续考博士了!”在采访中,记者听到许多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么说。据报道,在前不久由辽宁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举办的研究生招聘会上,很多用人岗位“门槛”也随着日渐增多的研究生而提高。
吉林大学一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认为,随着前几年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加大,研究生人数的增加“难以想像”,而到他们毕业时,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并没有多大增加;同时,一些从校门走向校门的研究生接触社会过少,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工作实践,找工作未必比本科生有多大优势。
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负责人表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虽然学历和学习成绩比较重要,但更注重的是求职者的实际工作能力。他们希望求职者参加工作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需要,但现在不少高学历者存在的问题是知识面比较窄、实践能力不强,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高学历者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最好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多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就业的主动性。
考生依然埋头苦学
1月14日,离研究生考试日期还有不到一个星期,沈阳北部大学城,一些学校已经放寒假,结束期末考试的一部分学子已经陆陆续续收拾好行囊,准备踏上回家的路。在各大学的教室里、自习室里,最忙碌、最紧张的一群人莫过于埋头于书山题海中的“考研一族”。
“就剩这几天了,自习室里抢座位的人少了,静下心来把考试的知识点再回顾一遍,保持好状态。”在辽宁大学,正在忙着复习英语的孙亚非同学告诉记者。
“在准备考研的日子里,每天我们都在与时间赛跑,现在是最后的冲刺阶段。其实准备考研已经两年了,只不过这学期更紧张、更有针对性了。希望到时候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小孙说。
记者采访中发现,为了考研而忙碌的不仅仅是那些大四的学生。来自法库的小苏,大学毕业已经一年多了,他如今的生活很简单:白天上班,晚上看书:“上班是为了挣一份工资养活自己,让自己有地方吃住;看书是为了1月20日开始的考试。”
“考研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孙亚非告诉记者,班里参加考研的同学超过了半数,大家成天在一起复习、交流考研信息,生活很单调,“考研不轻松,一旦你打定主意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你只能埋头读书,压力丝毫不亚于当年参加高考”。
在一些高校的教室记者发现,一些课桌上贴着这样的纸条:“考研占座,请勿占用!”由于考研者增多,一些学校的自习教室和图书馆出现一座儿难求的现象。有的社会考生或者在学校附近租房,或者干脆漂在学校,以便获得更多的信息、复习更方便。
虽然考试日期日益临近,但考研队伍正在苦读,只是希望让自己的努力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为什么走上考研路
四年寒窗,面对充满诱惑的世界,为什么还要继续留在象牙塔内?已经走向社会,为什么又要选择回到学校深造?当记者把这些问题放在即将参加或已经经历过考研的男男女女面前时,每个接受调查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调查发现,大多数受访者谈到了就业问题。
为了找到满意的工作
从2006年7月走出大学校门到现在的大多数时间里,张墨一直过着一种单调的生活:读书、学习,只是为了考研。“又要迎接一次考验了!”1月14日,离考试不到一星期的时间了,她感到“虽然觉得这次把握比第一次要大,但还是要咬紧牙关,利用好考前这几天的时间”。
从沈阳一所高校农业经济系毕业的张墨,在大学毕业前已经尝试了一把考研的滋味。但那次由于专业课成绩不理想,她和研究生之梦擦肩而过。大学毕业后,是继续考研,还是参加工作,她并没有下定决心。但是,很快她就确定了方向:加入到考研大军之中。
让张墨下定决心的是一个无可奈何的现实———“工作不理想”。走出大学校门后,她第一个工作单位是沈阳一家大型超市,一天工作12个小时,劳动强度大,待遇一般。不久后,她找到了第二份工作,成为一家留学中介的职员。“第二份工作干得很不踏实,觉得自己良心上过不去”,干了不长时间,她又选择了放弃。
有了两次工作经历后,张墨决定一心一意考研了。说到目的,她的回答很简单:“为了以后找工作有一个更好的起点!”
为了事业更上一层楼
“我大学毕业5年后才考研,是为了更好地发展。”1月16日,在沈阳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工作的董先生告诉记者,虽然从小到大,能拿到更高的学位是他的理想,但他更重视的是在拿到文凭前,对社会有更深刻的了解,对自己的定位更明确,以便在适合自己的领域一显身手。董先生说,成为研究生,一直是他的一个梦想。1997年走出大学校门后,他先后在几家公司就职。随着社会阅历逐渐丰富,他感到:要想有更好的发展,现有的知识储备已经不够了。于是他决定:努力考研,不仅仅是为了有更高的学历,更是为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就这样,2002年,董先生重新捡起了大学教科书,经过充分准备,终于成为沈阳一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如今,在工作单位干得顺风顺水的董先生说:“我觉得,不管是读本科还是读研究生,都是为了更好地充电,有意识地确定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改变专业增加就业砝码本科学的是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报考的是法学专业。这是沈阳大学一位同学的选择。据了解,在他的同班同学中,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为数不少。
“就业形势决定了我的选择。”这位同学告诉记者,现在最主要的出发点是为了增加将来就业时的砝码。他说:“我感觉考研还是通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可能这观点有所偏颇,但是不能不承认,硕士生就业时机会肯定比本科生要多。”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学校和专业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则是一上大学就打定了考研的主意。由于考研没有地域限制,许多高考不理想的学生把考研当成了改变命运的“第二次高考”。
“不想走向社会”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已经报名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小王是沈阳一所高校的大四学生,他告诉记者,在大学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适应,他才想出答案———继续学习。“我想在学校再过两年,然后再确定自己未来的走向。”
记者调查发现,希望借考研“缓期就业”,也是一部分考研者的心态。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考研大军中也不乏真正热爱某一学科,为了自己喜爱的专业而参加考试的。但这些学生仅仅是少数。另外,有不少考研生是为了达到父母的期望而被迫考研的。
总之,考研队伍中的每个人都有他们各自的考研理由。不管目标能否达到,他们都在为此而努力付出。
读研与工作,是大学生根据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进行人生规划的两个重要的前进方向。随着这几年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延缓就业或者逃避就业转而考研,希望通过读研来增加未来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的砝码,成了很多大学毕业生一种无奈的选择。有关人士认为,是否考研需要三思而行,要认真考虑考研是不是最适合自身发展。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吴本文指出,逃避就业、考研学术意义淡漠、考研无意识、急功近利是目前考研存在的误区。他提出,就目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来看,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单位占大多数。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目的不排除为进一步的职业训练做准备,但更重要的还是培养新的学术梯队。就读研的初衷而言,考研大军里因为学术而进取的能有多少人?这给准备考研的同学提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选择职业型还是学术型。
“考虑再三,我放弃了考研。”如今已经在河北省一家水电厂工作的小秦,去年虽然报名考研,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最终没有考研,主要是基于对自己今后职业的考虑,而且他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竞争相当激烈,机会成本偏高。他说:“如果我工作以后再去考研,我会有明确的方向,比现在为了考研而考研要强得多。”
考研之前应细思量。东北大学一位就业指导专家认为是否考研,先得了解自己所在行业对所在职位的真实需求,将职业生涯发展与个人知识体系结合起来进行规划。在专家看来,考研不考研,是个人的人生规划;找工作还是考研,重要的是看你是否能够形成稳定预期,作出较长期的人生规划。
研究生就业也面临考验
2007年,大学生就业高峰来临,与此同时,研究生改制后,三年制、两年制毕业生首次同时毕业,研究生们也开始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
广西某大学新闻专业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周原,三年前从锦州一所师范院校毕业后走上了继续求学之路。她接受电话采访时告诉记者,原先以为读完研究生找工作会轻松许多,因为“读研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就业选择面会更宽”,但事实并非如此。她意向中的就业地点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但投出了若干份求职信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答复。如今,正在广西一家电视台实习的她时常安慰自己:实在不行,就降低期望值,争取在南宁这个城市找一份工作。
“没办法,只好继续考博士了!”在采访中,记者听到许多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么说。据报道,在前不久由辽宁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举办的研究生招聘会上,很多用人岗位“门槛”也随着日渐增多的研究生而提高。
吉林大学一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认为,随着前几年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加大,研究生人数的增加“难以想像”,而到他们毕业时,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并没有多大增加;同时,一些从校门走向校门的研究生接触社会过少,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工作实践,找工作未必比本科生有多大优势。
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负责人表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虽然学历和学习成绩比较重要,但更注重的是求职者的实际工作能力。他们希望求职者参加工作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需要,但现在不少高学历者存在的问题是知识面比较窄、实践能力不强,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高学历者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最好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多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就业的主动性。
2007年研究生考试即将举行,招生考试政策有几大变化:
17校试点培养机制改革。改革后这些学校的研究生将不再区分公费和自费,采取奖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没有获得奖学金的同学,将自费承担所有学费。
三大学科实行专业课统考。从2007年起,教育学、历史学和医学三个学科门类的初试科目将由4门调整为3门,其中政治理论和外国语不变,满分值仍各为100分,两门专业课考试将合并为一门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满分300分。
增加推(荐)免(试)资格院校和推免生比例。教育部今年批准20所高校新增为具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院校。同时,还进一步扩大了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
自定复试线高校突破34所。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将继续推进自主确定复试分数线的改革试点,在目前34所试点高校的基础上,适度扩大试点高校范围。
考研复试地位进一步强化。教育部要求,2007年研究生招生将进一步强化复试的地位和作用,体现招生单位和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自主权。今后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改革以考查考生能力为主,在招生过程各环节中都坚持把能力考核放在突出位置,而复试是考核能力的最重要环节。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谈到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改革时分析,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选拔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政策的变化,是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
对2007年考研政策的变化,有关人士分析,这首先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通过研究生招生初试改革、科学设定初试科目、改革考试内容等措施,将有利于选拔和培养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创新人才。其次是适应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提出的新要求,探索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
据介绍,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考查,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是“十一五”期间研究生招生改革的着眼点。今后研招改革的方向是,既要遵照研究生招生规律,不拘一格选拔拔尖创新人才,又要确保公正公平,努力实现二者的统一。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正在从单纯追求数量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注重质量的效益型增长。最有说服力的是,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扩招之后,一些高校开始主动放慢扩招步伐,甚至开始缩小招生规模。武汉大学从去年开始就已减少计划招生人数,从5200人减少到4700人左右,缩减比例将近10%。北京大学2007年计划招生3047人,比去年减少292人。而像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这些往年的招生大户,也都纷纷减少或者维持招生的人数,不再扩招。
你应该明白了吧~至于出国~现在全球金融危机~你觉得现在出去是好时机么?外国的本国人都事业~降薪了~你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