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自命题专业课阅卷不黑。
当人们了解到了考研专业课的阅卷流程之后,会对考研专业课的阅卷有重新的认识。考研小组会根据专业课的类型不同,分出不同的老师进行阅卷。
一般专业课会分成六个工作小组,比如专业课是由报考院校的专业导师命的题目,就由院校的其他老师进行阅卷,在阅卷的整过过程中,所有的试卷都是密封的,阅卷老师不会看到考生的姓名。
评卷方式
采取集中阅卷、封闭式管理方式。各研究生招生学院评卷小组必须在研究生院统一安排的场所,按规定的时间集中评卷,并按时完成评卷工作。评卷一般应分题到人,流水作业。
评卷场所配备无线信号屏蔽设备,视频监控全覆盖、不留死角,工作期间全程录像。评卷期间,研究生院指定专人负责答卷收发和保管工作。答卷评阅后当天收回集中保管。
统考和自主命题的区别在意义和难度方面:
意义上区别:
自主命题的学校不采取统考的专业课考试题目。考研统考一般有国家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划定分数线。自主命题是学校自己出题进行研究生录取考试。
难度上区别:
统考的难度一般低于自主命题。进行调剂比较容易些。自主命题,题目相对难些,考试分数可能比较低,在调剂的时候有所影响。应用国家统考试卷的学校大部分普通高校,自主命题的学校多数是知名高校。
自主命题要求:
要有足够的命题教师——他们既了解高等教育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知识储备,也必须了解基础教育,还要对所命题的学科有较深的造诣,而且学科门类齐全。有的省就很难组织自主命题。这跟当初的大学分布不够合理有关,有一些省份没有重点综合类大学,学科能力先天不足。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过半省份(除港澳台外)、三分之二的考生在进行自主命题的考试,量已经足够大了。
自主命题的缺陷:
1、命题质量。
是在命题质量上,各省实行自主命题,只能从省中挑选命题人员,在命题水平和管理经验方面都不及全国统一命题,命题质量势必受到影响。而命题质量即试题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高下,又直接关系到考试选优汰劣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到考试的公平性,考试的权威性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2、命题成本。
省命题使考试成本明显加大。据了解,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高考试题的总成本每年大致是150万元左右。而参加自主命题的省市,其直接开支都在150万元以上,有的省份甚至高达600万元。
3、命题安全。
省命题泄题漏题的风险可能会有增无减。虽然自主命题减少了因一省泄题波及全国的风险,但在中国这样一个重人情讲关系的国度中,各省自主命题人情请托、特权干涉的抵御能力,显然要低于全国统一命题,泄题漏题的可能性也较后者更大,对考试公平性的损害自然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