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问答 正文
目录

白诗诗考研(20小时=学完一本大学教材)

洪胤 问答2024-01-147320
①时间如果你想要在某个知识领域成为the best of the best,你必须要花至少10000小时实实在在的练习和学习。然而,Josh Kaufman却推翻了这些观念,提出了你只需要20小时就能不错的掌握一个全新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我们能在最初的20小时内熬过初学阶段的不适感和挫败感,我们其实能很轻松地掌握一个全新的领域。哈!20个小时=2个沉睡的...

①时间

如果你想要在某个知识领域成为the best of the best,你必须要花至少10000小时实实在在的练习和学习。然而,Josh Kaufman却推翻了这些观念,提出了你只需要20小时就能不错的掌握一个全新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我们能在最初的20小时内熬过初学阶段的不适感和挫败感,我们其实能很轻松地掌握一个全新的领域。哈!20个小时=2个沉睡的夜晚=1周娱乐时间的总合,听起来的确很不错。

嗯,我的意思是用20小时学习一门大学教材。

②案例

高效利用时间的案例:学更多更多的知识,做更多更多的事情。简直是知识、精神双饱满!!斯考特·杨(Scott Young)12个月之内,自学完成了传说中的MIT计算机科学课程表的全部33门课,从线性代数到计算理论。按照他的进度,读完一门课程大概只需要1.5个星期。这是我见过的大学生里在学习方面活得最充实的人。

关于他的学习方法,warfalcon 评价如是:

评价a:每天学习10小时,10天左右就要考试一次,并通过,这个学习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说重复了33次。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放松,只要持续二、三个月左右就会达到一个瓶颈,理解能力和心理状态无法继续,这个瓶颈会重复出现,就象考研时很多人前几个月都能坚持下去,但到6、8月之后就无法坚持。重复三次左右会面临一个临界点,度过这后就很容易继续了。

评价b: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③可实施性

“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 + “(刻意练习)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结合我们20小时学一门教材的目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进行的不是严格意义刻意练习,我们的强度也没有那个国外小子那么高,而且一轮下来只要20小时,即便是用刻意练习的方式进行,也是可以接受的。学完一科,我们可以进行休整放松,不用严打紧逼。而且就我个人而言,一天高效学习时间安排在八个小时左右,是可以执行的。

但是,要保证利用好八个小时的高效时间。

④如果保证利用好自己的高效时间?

学习仪式感:

人,藉由这种仪式带来的仪式感,来给自己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这种自我暗示能够使自我变革,把自己的专注力、反应能力、运动能力迅速提升。

为了保证高效时段得到利用,我把每一次学习当成月考甚至高考一样的对待。

为了高考你会提前准备什么?

物质准备:吃饱穿暖

精神准备:考前睡眠充足

知识储备:复习再复习

在高考之前,脑海里,我们已经把在考场上的表现重复了多遍。

再来看看,我是怎么为一次高效学习进行仪式感建立的:

物质:水、巧克力、计算器、文具。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会在桌上一字排开,以防临时需要某些东西时手忙脚乱去到处翻。

精神:在前一天晚上,我就想好第二天又要进行高效学习了,所以我会安心睡去,而且如果你已经在前一天高效学好的话,会在一种满足感和新的期待中睡去。

时间:比如,八点是我的正式学习时间,我会保证八点之前提前赶到那里,坐在椅子上调整出最舒服的学习姿态。

提取半个小时到达学习现场,我会做以下工作:

仪式第一步:启动

1.把准备好的物品摆在桌上。

2.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做眼保健操。

3.闭着眼按摩太阳穴一个八拍。

注:眼保健操的第三个八拍和第四个八拍互换,多年的眼保健操经验告诉我,原本第四个八拍(轮刮眼眶)做完之后,眼睛睁开是会一片模糊感,眼液汪汪,十分不舒服。(ps.重新排版此文的时候我才发现,对于眼保健操我也是蛮有见解的嘛!!!哈哈哈。)

仪式第二步:预热

翻看即将在要来到的两个小时之内需要学习的内容,心里有个大概。我会多浏览几遍某些重要的概念以及例题,但是我不会把这个活动当做是我的正式学习的过程,就好像你考试之前翻书,多看几遍重难点考点只是为了考试更好的发挥,而不能把这个过程计入考试本身一样。我现在做的活动,只是为了等一下正式学习更好的强化效果。

仪式最后一步:静心

在八点之前的一分钟,我会盖上书本。静静等着一分钟的流逝,八点钟一到,就带着喜悦感平静地翻开书本。因为有了那么多前戏的酝酿,你都不知道我多么的期待这么一次高效的学习的来临啊。

大学学习的方法千差万别,比如,有人有能耐能泡老师透到题,或者被老师泡也能泡到题,这种做法我认为是最高效的,有了考试题目就只需要锁定知识点夺取高分。这种做法我十分欣赏,但只有一点我不喜欢,那就是逃避了学习过程,没错,我也要考高分,但我只想踏踏实实的通过正常的学习完成这个过程。不过,我的踏踏实实要是和很多人一样一章一节的看下去,那就是侮辱我自己了,因为那样我会看不到最后,就止不住困倒在书上了。

我个人的方法就是对这个踏实过程的一次优化,让自己在持续反馈之中达成纯20小时高效学习一门学科的目的。

第三步:正式高效率学习

步骤如下:

第A步:

第一遍阅读

1.看目录知道这一章重点在哪一节,这一节大概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2.看章后习题,圈出术语--------这个术语基本上就是本章的知识点了

3.根据术语去书中划概念和术语解释--------如果有些术语不能理解,请使用网络百度术语名词解释

4.术语理解后带着术语去理解书中的图表和例题以及案例

⑤为什么不首先直接去阅读文字呢?

对此,我还当真有些个人的强烈认知:理工科的书在我看来是不能谈「理解」这个词的,尤其是工科的书,我认为就是一份份的说明书,讲机械那就是机械的说明书,讲制图那就是制图的说明书,这些说明书和商品说明书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它们通过系统化的学术语言衔接成书、成册——但本质上一本说明书的集合。洗衣机说明书有什么作用?那就是告诉购买者如何操作、如何保养、注意事项。平时我们会嘲笑某些人看不懂说明书,其实不是对方理解力有问题,而是我们市面上多少说明书简直垃圾,写的不够明确、简洁,导致阅读者操作困难。

同样,我也认为我们的教科书并不都是一本本优秀的说明书合集,因为它们的书写内容是由个人写就,说明的操作细节根据他个人的智识水平书写,他并不曾统计所写的每一句话是不是让读者看起来更加容易形象的理解。我是说,不好的说明书才需要额外的理解,好的说明书只需要我们按着步骤流程一步一步操作就可以达到目的,只有书写不明的说明书才考验读者额外的理解能力。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你学习某一本书,如果看不进去,可能不是你理解有问题,你应该换一本书。我们什么时候讲理解能力?中文阅读理解,英文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我爱你,你懂我心吗?”,那是中文,英文。感性表达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文人思维表达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读哈姆雷特的时候需要你的理解,需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解。讲机械机构的时候如果你说不理解,那多半是书本表达的问题,不是你理解力有问题。可以长高宽表达的东西,你说你理解它干嘛?难道某个机械结构脉脉含情的给你传达某种信号,需要你理解她的弦外之音!?

以上是对教科书的微词。我意思是这样的,大学本科教材有可能的话去换几本看看,可能有比较容易“理解”的书呢?中国大学教材烂,这也是为什么国外大学教材受欢迎的原因。

但是,对于多数人而言,外文教材好啊好啊,其实都是喊在嘴巴上,看我这篇文章你都嫌长,你绕个远道去看外文教材?网上的公开课也比中国教授讲的好呀,推荐者万万众,实践者几几人!更何况,多数人外文的书是看不懂的,那么,就踏踏实实的看你们学校的教材,照样可以学好,此时才显得我的这个建议之有含量。

(在重新排版的时候,我请额外圈出一句话:推荐者万万众,实践者几几人!——这句话太好了,且做我的名言2号。)

这个建议是这样:

看书看不进,就牢牢抓住书本的例题、案例、图表。因为例题讲具体情境、图表具有可视化、案例就是讲具体的运用——这些都比理解文字描述容易的多。而且,例题里面包含了对关键知识点的运用,案例和图表其实都是为了辅助你理解正文文字内容的。所以,只要我们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图表,就达到了对知识的了解,接着我们再去看例题就知道了知识运用场景,之后,我们再反复地做题目,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

这里还给你明确指明了什么叫了解、知道、掌握,课本往往会有学习要求,比如本节达到“掌握”的程度,而第二节只要“了解”就够了。那什么是“了解”、“知道”、“掌握”呢?光看这几个词汇,你是不是感觉在学习过程中,还是难以把握好“理解”等词汇的度?

从刚刚前段的描述中,其实已经给你活生生明确了呀:

1.“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图表,就达到了对知识的了解”。

2.“接着我们再去看例题就知道了知识运用的场景”。当然,这里的知道是对于“知识运用场景”的知道,如果是“知道某种知识”,那我给的定义是:当我提起某专有术语名词、某理论的时候,你能想得起来有那么一回事。比如我说到隔壁小王出轨了,你说“哦,那个小王八啊,我知道”------那你就真的知道了,也许对于这种男女之事,你知道的还要更多,可能已经达到了掌握甚至熟练运用的程度。在这个男女例子的场景中,你表现的是一个好学生的角色——主动掌握的东西不由自主地就比“课标要求”的多得多。

3.“我们再反复地做题目,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

4.如果我们用所学知识去解释问题、或者直接体现在实际操作中,那就是运用了。

以上就是我们需要尽量弱化教材文字阅读的原因。

学习请以一章为单位,因为拉长战线会拉长反馈周期,对于学习实际效果不利。如述进行完以上的步骤,读完一章后,可以轻松休息片刻。在哪些实用的小方法、小技巧、好习惯能让人每天进步? - 白诗诗的回答中,我提到,我会在这种休息间隙做俯卧撑:

有没有人认为健身必要但同时觉得浪费时间?工作间歇、课间休息期间,眼看四下无人,哗哗哗,30个俯卧撑一两分钟内已经完毕,我擦,不仅劳逸结合,三头肌一个月内暴结实!!!

放心:男孩子的话,这30个俯卧撑放心做好了。虽然方法是我提供的,但是我不向你要30个俯卧撑的版权!

⑥这是我要提的另一个重点:能量分为身体能量和情绪能量。

学习过程中,比如在图书馆学习,我见到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是没有补充能量的,当然也有人吃些小吃和零食,但这个和我所说的能量没有屁毛的关系呀,多数人正式的能量补充时间是中午时段的午餐,在我看来,对于一个有志于高效学习的学习者,只有午餐一个常规性能量补充时段,显然是严重不够的。

能量补充:

1.身体能量。精深练习的人最多达到1个小时1.5个小时,这是很累的,也就是说,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你得需要及时补充能量。两个小时的高效学习期间,分为两段,一段五十分钟左右,中间休息,这个时候就可以补充能量。所以,巧克力就派上用场了。人和人千差万别,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与人吃的方式不一样。身体的直接能量是葡萄糖,它把葡萄糖当资金一样运用。当身体能量不足时,首先剥夺的是心智能量,这时补充一些糖类(功能性饮料、奶昔、蜜水、果汁都是很好的能量来源),就会精力高涨,恢复冒险精神以及能够进行更加冷静的思考。所以,巧克力是我个人选择。为了防止做广告,我绝不会告诉你是只是高力士牌而已……

2.情绪能量。很多人不知道情绪也是一种能量吧?一对夫妻,两个在公司都拼命工作,但一回到家里就经常吵架,是他们脾气不好喽?另外有对夫妻,下班很早,夫妻两个经常甜蜜去逛街么么哒,他们的脾气就好了?可是,这时候我告诉你,他们其实就是同一对夫妻,你又怎想?

为什么这样?这是-------因为拼命工作不仅仅需要物质能量,而且繁杂的工作在白天还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情绪能量,老板多给你任务,你心里不满意,你能表现吗?是不是没有表现出来呀?对呀,你没有表现出来,你压抑了心中的不满。压抑这个不满的情绪用什么?答案的确是物质能量-----因为身体时时刻刻都要消耗它,但是还不够,因为还有一个事实:压制某一刻某一时的不满情绪,其实主要消耗的是情绪能量。那这样导致情绪能力下降,导致自控力下降,回家失控可不就吵起喽?

是的,情绪能量需要补充。

平时还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我决定跑步,开始信心满满要跑一个月,结果没有几天就懈怠了,不是累了,而是情绪上感到疲劳了,产生厌倦感了。

这时候,解决情绪疲劳,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放松。

听音乐吧,听好听的音乐,在这里,我要提一个建议:在经济条件能承受的范围内,尽量买一根质量超好的耳机。羞涩的说,我有一根了,音效超级棒!同样,有可能就买一台超棒的音箱……这是和丁元英学习的。(《遥远的救世主》的男主,电视剧是个人超级推荐的,个人认为是一部比原著好看的老电视剧。)

前面我也说了,还可以做运动。我看到某些办公室里面有健身器材,相当羡慕,不过作为学生,我只能四下下无人,那一段看来还得再引用一遍,反正是我自己的版权:

俯卧撑

有没有人认为健身必要但同时觉得浪费时间?工作间歇、课间休息期间,眼看四下无人,哗哗哗,30个俯卧撑一两分钟内已经完毕,我擦,不仅劳逸结合,三头肌一个月内暴结实!

俯卧撑随便做,不收费!

解决厌倦感,我也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完成规定任务量之后,在某一个热情高涨的时候索性中断学习。这边的需要强调一下,是完成规定任务量之后------中断这个动作是发生在整个学习的后期,而不是你学得一高兴就中断,你要是这么蠢,只能嫁给我了!!!

村上春树跑步几十年,我最喜欢他的一点,是他会在跑步感觉良好的时候主动结束,这样他就会对第二天的跑步充满期待。因为人们对一些事情,总是能够清晰的记得事件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还要重点提醒的是,当时间一长,我们能记住关于一件事物的主要部分其实是事物留给我们的感觉而不是事件本身。村上春树以充满愉悦感的时候作为结束点,跑步对他来说自然会是一种“愉悦感”能隔天连续的体验。这是很智慧的。

更多的例子我不想举例了,比如长篇写作者中有许多作家也往往用这样的方法,比如写到高潮达到部分主动停下来,因为高潮情绪很强烈,在第二天接着创作是,就容易找回感觉,从而继续写下去。

事物的原因是一致的。所以,请你在晚上时段,即最后一个高效学习时段之后,接着再学习一段时间,正当感到愉悦、感到收获满满、感觉到学习仍然高效的时候——立刻中断你的学习,收拾书本滚回家找对象玩耍吧。这么做的原因在于:

理论上,你一天的高效学习已经接近极限了,这只不过是高效学习的余温而已,所谓的高效更可能是感觉上的高效,再继续进行下去只会让热情从峰值递减。如果你在对学习感到糟糕的时候结束一天的学习,我想说,你真是愚蠢,总是竭尽全力的消耗完自己。你的确是拼命学到乏力的程度了,没错,确实可以承认你真的很拼很努力。如果学习只是一次性交易的话,你这种努力就值得嘉奖;可惜,学习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次,当你学到无力时才恋恋不舍地结束,你用“精疲力竭”给一天的学习画上了句号,很令人感动。但是,你可知道,你每一天学习的最后体验点就是“累”!今天你是通过竭尽全力的方式学到很多东西,可是,当“明天”来临的时候,你对于“今天”关于学习的最后印象只会是“累”。“后天”、“大后天”......每一天都以“累”的感觉最为结尾点-----那么这个“累”就是你带给每一个“明天”的学习痛苦感。这种”累“的感觉会累积变浓,因为每一天关于学习最后的那个感觉都会留下来,积累在你潜意识情绪认知里面。你因为一次次过度学习,从而导致了一次对学习的厌恶感的积累。——可笑你得不偿失!

而这正是多数人的做法:趁着精力十足拼命学习,学得无休无止,直到精疲力竭才罢休。哇塞,今天他妈的好有成就感,我学了满满一天,好有收获!——看到没,这种人很快会懈怠下来,你看到他第二天,第三天可能就去看**去玩耍了,他说,那是劳逸结合,他说有学就要有玩……从我独特的角度来看,此人每次如此耗尽一天“彻底”学习的后果是,在他潜意识印象中,会不断累积对学习的厌恶感,因为他总是在学习达到疲劳低谷点的时候才结束,自然有一种“学习使人疲累”的累积印象,所以,他的那种学习方法不长久,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是经过科学合理的调节,自然而然做到一个“精力旺盛”+“想要学习”的每一天,那是很少见的。当然,有时候他也会精力状态,但没有合理利用起来,居然还被他一次性刷爆了!

再者,他所谓的“收获满满”如果有一天遭受到打击,比如,现实证明他所学一无是处的时候,他心中就会倍加懊悔,懊悔当初那些拼命学习的付出是否值得,而这个懊悔的对象无疑是「学习」,他以为无用的学习使得他之所学无用武之地,在抱怨学错知识内容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是他也会对「学习」行为本身产生一度的怀疑,你看,一个人对学习的厌恶,对学习的恐惧,就是如此积累而来的。现在,你说,一个人对学习的厌恶是自然由来的吗?人是不爱学习的吗?人是可以热爱学习的,但是需要方法,需要遵从人的心理特点。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请你听从我的建议:无论是什么学习,如果有这件事情来说对你重要,也有必要,但是你却讨厌它,那么请你在讨厌的时候立马去学习它,学到你喜欢它的时候立刻中断它。因为人都是追求快乐的,你学到情绪快乐的时候就中断,你的情绪就会带领你再来领略一次那种似曾相识的快乐,即便你的情绪不会主动带你来,也不要紧,因为你至少不会在心理上抗拒了。

当你看到以上的观念的时候,可以点赞加感谢甚至加关注了,因为我第一次在这里说这个东西,有幸,你也看到了。所以,是缘分,我谢谢我自己,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观念呀,不敢说你在别的地方有没有见过,但是,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把这个观念用于学习,真是一种创造!

第B步:回顾

看完一章之后,这一步简直轻松,一页一页翻过去,对主要知识点、概念,脑子里有一个回顾,知道这一章有讲什么内容。

第C步:做题

a计划.找例题,做例题。不看答案,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做完对答案,紧接着完整抄一遍标准答案→→去章后看看有没有会做的题目,有会做的就做下去→→没有就跳回来看第二个例题,方法一样→→如此循环往复

以上流程,如果五个例题抄完仍然没有头绪,那么太好了,说明你还没有理解教材,或者你的基础不扎实,这个就更好解决了:进行b计划

b计划:遇到这种阶段性的困难,只能加强对教材的针对性理解。在例题解答答案步骤中圈出那些重复出现的关键词以及章后题目含有的术语,再进一步去阅读相关知识点的概念、案例、图表。接着回来做题。如果不行,更加简单了:进行c计划

c计划:能让你进行到b步骤的书,我有理由相信那应该是类似《固体物理》一类的教材了,其他弱弱的学科如电工等等等等,基本上不会让你做了五个例题、抄了五个例题,你连一点头绪都没有。所以,你的操作如下:放下书本,去热爱生活吧。

另外,我在送你一个礼物:当一本教材用如上的方式进行完毕,请你及时从网上寻找一份有详细答案的试卷做一次测试!

如果成绩达不到你心中的目标,请自觉决定安排时间重新学习、巩固、提高。这是对于自己有高要求的学霸说的。

这个测试建议实际上对渣渣具有更多现实意义:如果在测试中不及格,你需要重新加强课本的学习。以此,拯救了一大片期末会挂科的渣渣们。你总不至于在看到这个特意提醒的时候,还清醒而且坚定的要和期末考做一锤子买卖吧!?

要讲的话讲完了,前前后后花了好多是时间修改文字。另外在补充一下我按这个方法进行时的一般作息:

1.我一般6点30分醒来,写晨间日记。上面会写“a.心态准备:我现在心情有点糟糕,还想睡觉,但是八点需要良好的心态来进行正式高效学习,所以,我必须振奋起来,加油!”“b.行动准备:为了确保八点正式高效的学习,我应该吃好早餐,天不冷的话,应该小跑一会儿,太冷的话,那就神伸懒腰好了,总之,要让心情愉悦起来”、“物质准备:应该去买水、巧克力……”写着写着,就清醒了过来。我不确定刚刚起床要不要再床上像猫一样的坐着不动停留几秒,听说有利健康,不错,很有利健康,我的尝试是这样的:为什么坐着?躺在不是更舒服吗?——没错,我又睡了几个小时!?----这就是好处吧吧吧。

反正就是此类日记记录每天重复差不多的唠叨,长时间的进行,我发现,这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暗示的作用——或者说,我有意于使它培养出一种条件反射,我喜欢这样,因为我喜欢——简单的勾勒,不是很长,我把笔记本放在床头,一起来,就里面写第一个字,“2015年……”之后就自然起来了,朋友,记住一条简单的惯性定律:静止的倾向于静止,运动的倾向于运动。不知道一件事情怎么开始才合适?先去做10分钟。不知道怎么和女孩搭讪?立马过去说一声:“你好!……”后面的你自然会接着说。动起来,运动的倾向于运动。我真喜欢这句话。

2.我也有睡过头的时候。我看到有人因为一次计划的中断他就放弃了整个项目,我觉得他实在是愚蠢啊。比如我昨天打算早起学习的,可是济南雾太浓(刚刚接到济南大雾**预警,不妙啊),我以为是天没亮,结果晚起了两个小时。我难道不学了?对的,很多人正是这样做的。如果他在睡过头到中午才起来,他就很懊恼,麻痹,一天就这样悔了,算了,算了,今天下午还是好好玩吧,明天一定要早起!——这真是愚蠢啊,你没想到吧?第二天还是一样哎!长时间这样,效果很不好,你知道吗?当最后任务期限要截止的时候,你就焦躁不安了,你开始感叹时间他妈太快,自己不知不觉又荒废了这么多时间!……一连的情绪爆炸……哎。

晚起了,就接着计划一天可利用的时间就行了嘛……有什么大不了?

同样,长期的计划要是因为不得已有一天两天的中断也没有关系,接着进行就行了嘛!……有什么大不了?非要让一时的缺失造成长期的隐患?!

3.能量值爆发期。

每个人的高能学习时间段可能不一样。但是我要强调一个词「预计」。观察自己长期的活动状态,我认为,预计自己能量爆发态出现在上午8~10,下午2~5点,晚上6:30~10点,一共八个半小时,所以,我会为了这八个小时坐着很多额外准备,比如,中午午睡就是必要工作;下午5点40左右,我可能会眯一会,这也是必要的工作;休息间隙用牛逼的耳机听喜欢的音乐,是必要的工作;个人爱好,俯卧撑也是必要工作;巧克力也是……总之,都是为了保证这八个半小时的高效利用而准备(实际上达不到8个半,8~10点休息10分钟,下午2~5点休息10*2,晚上6:30到10点,10*2,因此学习纯时间是7小时40分钟)。

因为里面提到下午5点40左右的小睡,那个时候并不困,是为了防止晚上三个半小时产生疲劳而提前进行的小睡眠的。在疲劳来临之前休息放松是最好的缓解疲劳的方法,你没有听说过吗?你听说过,所以,我再一次提醒你而已。

ps.别以为这样学习苦逼,其实我是在极大愉悦度中进行的,伴随着强烈的仪式感,每一天都像朝圣之行。

没有太多错别字,我不想修改太多次了,实在很耗费时间,但是如果你看到这里,我提醒你的是:划线内容才是关键。

我把公众号分为21类,你想要那类对应去找就好啦~

1、成长类

2、个人号

3、咨询分析类

4、情感类

5、穿搭时尚类

6、工具实用类

7、**类

8、视频类

9、音频音乐类

10、漫画类

11、美食类

12、实习类

13、写作投稿类

14、深度长文类

15、冷门知识类

16、健身健康类

17、科技类

18、设计类

19、考研类

20、电子书类

21、英语类

1、成长类

青杨柳

文章涉及的领域很广,经常将金融,文史,政治,时事等放在一起写,文章有深度,层次很高,用简单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问题,绿色无广告,发文频率低但是篇篇都是精品

悦读简报

每天15条新闻简报+一篇美文。每天看一分钟新闻简报,成长不是一点点。

高冷冷

北大学霸,分享的都是自己亲身经验和方法论,提高你的思维认知

白诗诗

时间管理、自我管理、情商、关于学习方法、思考、认知方式的公众号,推荐好的ted视频、书籍、**、有用的技巧,深度长文分析

曾少贤

向上生长365

推荐各种有关成长干货的文章,提倡吸收什么样的能量,就会长出什么样的人 warfalcon

作者提炼自己阅读书后的精华,来分享实用方法、干货技巧、如时间管理等,提倡把一件事坚持一百天养成后的习惯,会对人生有所影响

目标笔记

高少星提出并建立的一个笔记方法,附带小程序,教你如何制定一个可实现的目标计划和之后如何复盘

孤独的阅读者

一个教育公众号,由多位高材生创建,不乏国外顶尖大学和国内顶尖大学,励志改0变中国教育现状,教你良好的学习体系和思考体系,想让你们体验足不出户的英美大学

个人成长之行

记录自己的成长,提供相关经验,避免一些坑,和分享一些干货技巧,以及转载翻译steve pavlina文章提供一些方法。提倡共同成长

重构自己 教你如何寻找方向、自我管理、情商充值以及一些必备技能教学,发文到现在几乎没有广告!完全干货!不论学生还是职场小白还是入职场许久都可以看!

笔记侠 商业知识分享、商业大佬的经验分享、提倡终身学习,干货内容依旧是个人成长相关。

何加盐 一个专门研究牛人的牛人

张良计 左手干货右手鸡汤

你看,我这么用心整理分享公众号,全文6000字呢~

辛苦你给我点个赞激励一下我啦~

2、个人号 (kol)

K在闲时梦见猫 FM 一个有趣又有料,兼具温度与深度的电台公众号。作为一个前辩手和留英学生,分享游历海外的经历和思考,喜欢电台的朋友必听(推荐)

半佛仙人

个人对一些互联网公司以及个人成长的深度干货文章,可以了解一些局势,如比特币

粥左罗

50万年轻人的抱团成长,多干货

老钱说钱

讲一些理财方面知识以及分享一些他的理财经验,和配置保险推荐,有实操案例,文字朴实无华接地气,可以了解一些保险知识理财知识

stormzhang

程序员出身,多分享他的成长经验,年轻有为,说话很实在也干货,分享一些觉得有用的资讯和方法

小道消息

无码科技创始人冯大辉,互联网界的大佬之一,提供一些互联网资讯和解读,以及分享一些创业经验以及人生经验、方法,不是灌鸡汤式说教,有一说一,干货较多,资讯解读很独特,跟张小龙好像是朋友。

三亩叔

化妆品界的大佬,不常写长文章,每篇写篇自己的感悟小短文,能启发人,文字精炼。

caoz的梦呓

曹大的公众号,依旧是程序员相关出身,互联网界或者说程序界的大佬之一,分享互联网新资讯,角度是以数据切入,同时也复盘自己的成长和心得

槽边往事

早期类似读者的书刊杂志,菜头叔出品,排版风格依旧像是纸质书刊模式,文字精炼,见解独到,文笔真的很好很值得观摩,看事情的视角以及给建议都很实用,跟张小龙是朋友,经常看到他评论回怼别人,怼的贼有智慧和风趣、有道理

三表龙门阵

娱乐圈大喷子,说话辛辣到位也很风趣,提高独到、理性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热点

也谈钱

一枚工程师的财务自由日志,脚踏实地的理财知识、干货,都是他自己亲测的理财方法和有实操案例

小马宋

营销界的大佬,讲解一些营销案例,分析一些营销手段,解读营销知识和分享营销干货

王左中右

玩文字的大佬,通过拆文解字讲故事来讲述一些个人感悟、社会现象和都市情感,文字都是自创的,故事也很幽默风趣,可读性极高

采铜的创想世界

精进的作者,分享一些心得,提高一些方法论指导,侧重个人成长

镇守海

98年的作者,擅长宏观叙述,揭露一些灰色历史,也分享自己的成长心得,很实用很接地气,很厉害的同龄人

newbeeren

职场漫画轻小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放在个人号讲,可能是ta写作很有人格化,很有意思地讲述一些职场故事

温柔且酷

微博博主的个人公众号,写一些游记和故事,文字细腻真实

六神磊磊读金庸

用金庸的小说解读社会热点,很通俗易懂,幽默有趣,可读性高,角度也很新颖,文风可借鉴

洗奶娃

小说形式文章,讲述以“我”为主的爱情小说,很多感情线,文字很平白直叙但能打动人,故事写得很有趣,看完永远让人期待下一篇文章的感情走向

17xx

个人生活向,很可爱很会生活的男孩纸,用不同形式记录自己成长和生活,在不会画出版社工作

王泽鹏啊

不会画出版社创始人,95后,文章写得贼好,很会写打动人的故事,也有很多点子,现在时不时分享一些他个人心得对工作、对人际、对家庭之类的,也是很厉害的同龄人

高少星

一个奇人,工作跟玩一样,轻松又多钱,30岁左右退休,照样衣食无忧很厉害的一个人,很会选择,做对了人生很多重要时刻的选择,现在很有钱,到处玩到处投钱,他一个理念很值得思考-选择大于努力,可以从他的人生视角看到不一样的可能性

萌也

著名广告人,写文案很强,他的文章风格极具诗意,会分享一些商业与艺术、热门品牌与潮流文化的解读

童颜巨丧

邱晨的个人公众号,打辩论很强

刘可乐

东七门原先主编,文章写得很好,角度都很独特,一元出租自己的创始人

胡瘦瘦爱学习

今日头条的工作人员,分享一些如何在今日头条运营的方法和如何获得青云计划、变现

卢思浩

知名作家

吓脑湿

写互联网人图鉴,贼真实,第一篇文章便是爆款文章暴涨几十万粉

3、分析类

19IT互联网数据中心

最新的各种数据、白皮书、分析报告

36氪

最新互联网资讯以及分析

运营研究社

研究各个平台的运营玩法,侧重新媒体运营,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

晓程序观察

研究微信公众号及其小程序

见实

分析互联网公司包括发展模式、运营方式、产品情况、创始人访谈

kol实验室

分析研究小红书的玩法

可能吧

主要侧重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的玩法分析、全面的排版教学知识

乱翻书

分析讨论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大佬创始人、主要人物、各种互联网产品

研究公司的兴衰循环

微果酱

分析微信、微信公众号以及小程序的玩法

观人看世界

分享他所看的优秀文章以及最新资讯,减少你搜索的成本,提倡传递认知,让你看到我眼中的世界Hayami

分析互联网一些热门现象,包括软件产品的深度体验分析、up主分析,作者有着丰富的互联网知识含历史知识。

三节课

同运营研究社

4、情感类

阿何有话说

各种热点的情感文章为主,倾向成长,转载跟原创并存

阿司匹林博物馆

原创故事、情感文章从自己出发,受众主体倾向新时代女性,风格文艺清新,排版舒服,最早时期排版最佳公众号之一。 文章示例:爱你、是我藏不住的事、清醒透了你就快乐了、单身后遗症

不会画出版社

用画画描述都市情感,想给予人力量和安慰在繁忙的都市中、画面好看、清新、舒服,也逐渐丰富色彩。 文章示例:想找到拥抱你的角度、很喜欢你,但该分开了

胡辛束

以女性群体为主,女生的情感世界

鬼才君师兄今夜九零后女朋友又生气了

分享一些男女恋爱的事情和解决恋爱问题的方法,代入感强,通过张荆棘与v女的恋爱过程发生的事来以小见大,读起来轻松有趣

onemoreone思达帕特

姜思达的个人公众号,分享他的一些关于情感的看法,以及他的新节目或他的超多想法和创意

spenser特别人类星球

奇葩说的公众号

toothache晚睡患者温血动物

文字温和有力量,讲都市男女情感,文字较细腻,娓娓道来

我任性我乐意我要whatyouneed

一个年轻人的聚集地,大多讲述都市男女的情感,策划很强,有很多有趣的线上活动和点子创意,排版也很好看很舒服

新世相

每天最后一分钟的人生学校,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受众群体在80后90后区间,经常策划一些大型活动,如之前的逃离北上广

业medicine一直特立独行的猫杂乱无章

排版很独特、通过讲故事打动人,每个作者都有鲜明特点,也经常更改内容形式,有时视频、有时漫画、有时是分镜剧本,很有创意想法,公众号封面独创

90后请说远夏森林送你一程东七门

奇葩说的官方账号,年轻人的观点聚集地

野火青年今夜90后的再生号槽值

网易原创栏目,温度的社会热点文

5、穿搭时尚类

衣型

男性穿搭

潮流有货

yoho官方公众号,介绍当下潮流资讯,不定期分享穿搭技巧、干货

潮人先锋

讲潮流下的众生相,潮鞋为主

杜绍斐

男士穿搭指南,群体侧重男人,也分享时尚资讯、时尚大牌为主

李衡Mask

深度长文分析潮流资讯潮流知识,以服装为主

李粒粒lilili

女性穿搭分享和护肤美妆

深夜种草

同上,种草各种美妆好物、服装,女性时尚

深夜发媸

同上,更专业,女性穿搭分享指南、护肤美妆选购及其如何做、各种医美测评

思南的时尚笔记

男生穿搭指南

沙拉包

男生穿搭分享、男生衣服测评

nowre

最新时尚潮流资讯,深度长文分析解读各个时尚品牌潮流品牌,独特视角解读当今世界上发生的时髦、有趣、新鲜、独特而又有品质的生活方式,有专属网站,排版时尚独特。

男生发型设计室

推荐男生发型

otherfashion

讲时尚单品的

今晚差点啥

介绍穿搭美妆和时尚单品以及安利

一搭不搭

男生穿搭指南,含男香推荐,界面清新,可操作性强

6、工具实用类

利兄日志

讲ppt小技巧

旁门左道PPT

讲PPT技巧及其制作

人民攻摄

教你如何拍出好看的照片,含手机摄影、修图教程、相机选购及其拍摄指南、各种拍摄技巧、还涉及vlog

软件安装管家

市面上各种主流电脑软件安装包及其安装教学,均为免费,含Adobe全家桶等

doyoudo

各种主流电脑软件详细教程,含Adobe全家桶视频教程,简短易懂

好机友

各种手机技巧和手机评测

向天歌

讲PPT的

7、**类

sir**

毒舌著称

乌鸦**

有部**

独立鱼**

3号厅检票员工

**爬虫

**派

北戴河桃罐头厂**修士会

反派影评

用音频形式来**解说

what

美剧影评,高质量

8、视频类

嘻咦啊看

另类影评+通过**解读社会现象

二更

访谈形式+微纪录片形式+人物类=介绍一些人、社会现象

一条

每天一条原创短视频,每天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TAGss

贴近年轻人生活

9、音频音乐类

为你读诗

程一电台

枕边音乐

介绍音乐的相关资讯和冷门知识

x电波

每日推荐一首歌

蕊希

女生电台

臣睿的微情绪

很喜欢的一个男声

Swag西蒙

潮流和嘻哈说唱资讯

10、漫画类

有趣青年、晚安少年

风格鲜艳,大多关于某片区域的现象观察,含年龄区域、职业区域

黄一刀有毒

原先基调黑白色调,现在往色彩发展,人物较写实,先前地域描写、现在多讲现代人情感现象

不会画出版社

场景写实+人物漫画类写实,像是钢笔工具画那种,讲现代都市男女情感、亲情爱情友情为主基调,标题风格走心为主

拥抱要深

日漫风格,采取类似双字幕模式,中日结合

深夜饭票

场景和人物都是漫画风,人物偏写实

匡扶摇

人物风格超写实,过于写实,人物不是很好看,但内容好

11、美食号

日食记

仪式感美食

魔力美食

美食教程和干货

12、实习号

广东实习生

广东地区实习发布

TG实习狗

北上广深的实习信息

刺猬实习校招

全球青年职业探索平台、全国各地校招实习资讯、名企校招实习、志愿者招募

自由人协作平台

媒哥媒体招聘

Hi实习

实习派

实习僧

13、写作投稿号

约稿写作平台

公众号约稿、杂志约稿投稿信箱、写作干货很全很系统,时不时举办征文大奖

粥佐罗讲写作

分享关于写作的干货文章

砍柴书院

李砍柴,日更狂魔,可观摩写作风格

文字俱乐部

投稿信息

写作投稿基地

比较贴近普通人的写作成长

作家助手

写小说必备公众号,小说写作干货和资讯

杨晨说网文

讲解网文写作干货

14、深度长文类

公路商店

以先锋视角解构有趣的青年生活方式,排版很独特很蒸汽波,大多是小众自我东西切入主流探讨背后的东西

x博士

跟公路商店类似,排版偏复古新锐,角度独特,讲世界也讲现代都市,也讲冷门知识

人物

最好的中文人物报道

GQ报道

记录人物的浮沉和时代价值的变迁。全面、真实、深入、准确的非虚构故事

看客insight

看看这个荒诞又有趣的世界

新闻实验室

新闻博士方可成的公众号,解读新闻、媒体与社会的话题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

调查报道

每日人物

每天一篇原创人物报道,这里有别人一寸一寸活下来的日子

大浪淘沙

严肃知识分享平台

难逃一吸

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多以音频形式,采访一些人

叁里河

老道消息的再生号,主要讲解财富教育和资产管理,通过把房地产、股市、保险理财的一些常识和资讯讲清楚,帮助解决新中产在投资时的痛点。

15、冷门知识号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丁香医生

医学知识

knowyouself

心理学知识

局部气候调查组

以条漫形式讲述冷门知识,漫画质量和知识质量很高

柴知道

视频+微漫画形式介绍一个有价值的知识

毕导

用科学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理科男幽默,经常做实验为某些平常小事,文字风格幽默风趣

混子曰

漫画风格介绍冷知识和历史知识

极简史

带你三分钟涨知识,用画面形式,偏写实,来讲解一些知识点

16、健身健康号

丁香医生

权威趣味医学知识

keep

健身干货知识

卓叔增重

瘦子增重必备指南

17、科技类

王自如的测评

小白测评

手机、电脑等测评

笔记本测评室

测笔记本电脑的

好机友

主方向手机,含手机推荐手机技巧以及手机资讯+蹭热点

少数派

ios、安卓、Windows、macos应用推荐以及实用技巧

果核Group

只讲苹果产品的资讯和实用技巧以及相关评测

18、设计类

视觉me

设计资讯、设计灵感

AMCREATIVE埃姆创意

项偞婧

展览介绍以及模特

日本设计小站

简二家

装修指南

iweekly周末画报

设计癖

19、考研类

考研资料方面:

给力考研资料

考研仓库

快乐考研人

考啦咨询

牛二哥考研

精品考研

小白考研

考研人的解忧杂货店

小盆考研

数学方面:

高数叔

数学汤家凤

永乐讲线代

高昆轮

英语方面:

唐迟老师

政治方面:

肖秀荣教授

20、电子书

阿獴读书

阁内看书

寄上锦书

YAOdu

挑书(阿七)

21、英语类

英以致用

介绍英语学习方法

李雷说英语

趣味讲解英语语法

一直夫妇的日常

讲英语的学习方法

标签[db:tag]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xiangshoe.com/post/867.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