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供参考。 数学研究课题 1、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 2、气象学中的数学应用问题 3、如何开发解题智慧 4、 购房贷款决策问题 5、 有关房子粉刷(装修)的预算 6、 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 7、 关于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探索 8、 黄金数的广泛应用 9、 余弦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0、股票(基金)投资中的数学 11、环境规划与数学 12、数学的发展历史 13、以“养老金”问题谈起 14、中国体育**中的数学问题 15、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法 16、中国电脑福利**中的数学问题 17、如何安置军事侦察卫星 18、丈量教学楼 19、如何存款最合算 20、哪家超市最便宜 21、数学中的黄金分割 22、通讯网络收费调查统计 23、计算器对运算能力影响 24、数学灵感的培养 25、二次函数图象特点应用 26、购房贷款决策问题 政治研究课题 1、对钱的看法 2、对公交车上某一现象的探究 3、各超市物品的价格 4、调查本市部分商店的服务情况及发展前景 5、对某一侵权行为的解析 6、加入WTO对本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7、对汽车超载问题的调查研究 8、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思考 9、关于假货问题的思考 10、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11、中学生成为教学(学习)主人问题探究 12、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 13、中学生人生价值(人际关系、社会公德) 14、学生的劳动观(家庭、学校、劳动状况) 15、中学生的消费状况 16、金钱与人生 17、知与行(终身学习等) 18、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语文研究课题 1、剖析赵本山小品的艺术风格 2、校园设计之我见 3、关注青少年上网聊天 4、扬州市的建筑风格 5、诗词雅韵 6、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7、大话《三国》 8、撩开图书馆神秘面纱 9、80年代新生活调查 10、 被遗弃的角落 11、中外科幻文学的发展 12、有关低龄出书的思考 13、我们生活中的广告 14、广场文化 15、书店管理与图书馆规划 16、怎样评价林黛玉与薛宝钗 17、古典小说与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及文学考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18、广告的昨天、今天、明天
记得采纳啊
班主任怎样开展课题研究
幼儿园可参考的课题研究题目有哪些
2019-11-13 分类:课题研究
幼儿园可参考的课题研究题目有哪些?
幼儿园课题题目是幼儿园教师课题研究的点睛之处,一个好的课题研究题目,预示着课题申报成功的几率高。但课题题目不能盲目地进行,要从实际出发,要从价值出发,要从实力从发。那幼儿园可参考的课题研究题目有哪些?
1.如何通过幼儿看图说话来增强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
2.探究优化幼儿-日生活活动细节的过渡
3.0-3岁婴幼儿教育机构环境的融合与优化
4.如何加强区域性体育游戏情境化的研究
5.早期阅读促进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
6.创造数学区促进幼儿操作能力发展的研究
7.托班幼儿入园适应性的实践研究
8.如何培养幼儿提出问题的能力
9.实施科学的早期阅读培养,让孩子自主快乐成长
10.幼儿数学智能在区域活动中的开发
11.对小班幼儿进行性教育的探索
12.家园共育 助教活动的研究
13.动画片对幼儿思维发展的影响探索
14.城乡互动-促进乡镇园保教质量的实践与探究
15.中班幼儿晨间体育活动区材料投放及指导的实践
16.幼儿绘画和语言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
17.浅析影响小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因素及对策
18.中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19.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
20.大班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幼儿园可参考的课题研究题目有哪些,更多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免费咨询我们兰竹文化网的在线编辑。
普通中小学校的班主任开展科研的定位是:解决自己德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班主任参与科研简单的讲,就是班主任去发现问题----寻找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依据规律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所以班主任开展研究首先要去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去发现问题。二是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勤于反思,寻找问题。1、勤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不仅为班主任的教育打下基础,而且也是班主任开展德育研究的开始。长期以来,教育观察一直是教育研究的方法之一。所以,以发现问题为目的的班主任观察活动,既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活动,更重要的是为揭示教育中问题而准备的,是班主任进行深入研究的初步阶段和基础工作。从简单实用的角度看,基于发现问题的班主任观察活动一般有三种形式:A、班主任的单向观察。指的是班主任根据一定的研究意图或教育目的,在学生不了解其意图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观察,与平时班主任对学生的观察不同,这里所说的“单向观察”是建立在比较明确的目的之上的,即是以发现问题为目的的,而日常的班主任观察则往往更多是基于对学生的关心,并无明确的目的和意图。班主任在这一研究中,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在各种不同的学生活动场所,对学生进行多视角的细致观察,广泛收集信息,做多角度的比较分析,以便通过更为准确的完整的现象,去发现背后的真实问题所在。案例:刚刚接到一个新班的一位班主任在与几位学生聊天中发现,同学们对坐在中间的小赵同学很反感,而且也很害怕他,“我们谁都不敢和他玩,连聊天都不敢,这个人有点神经病”,这位班主任带着中性的眼光对这位同学进行了观察,分别在语文课中、课间休息时和课外活动中这三个场所深入的仔细的观察,通过大约一周的时间的观察,小赵同学虽然举止有些与众不同,发现这位学生并不向其他同学所描述的那种“怪样”,根据这位班主任的经验分析,这位同学可能有轻度的心理障碍病,这位班主任背着小赵同学与家长谈话中,也证实了这位班主任的分析,而且从他家长那了解到,小赵转学也是出自这一原因。并在转学前去看过心理医生。找到问题以后,这位班主任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辅导计划,并在征得小赵和家长的同意后,开始对这为小赵同学进行了辅导和研究,在家长、任课教师、学校领导和班级干部的支持下,经过一年的的帮助,结果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小赵同学正慢慢的走出了“交往恐惧症”的阴影。这是一个典型的班主任单向观察的案例,班主任放弃了同学对小赵的评价,持中性态度,抱着发现问题,探索原因的目的,对小赵同学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不仅发现了问题,而且也找出了问题的真正原因,于是这位班主任在此基础上与专家携手,在专业的指导下,制定了科学研究和辅导计划,终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次还有班主任在师生互动中观察,主要是在教育教学中观察、社会实践中观察和在与学生交心和聊天中观察等。另外是间接式观察,是指班主任根据自己的了解学生的需要,通过第三者的观察,来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发现其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中存在的不适应情况和问题,为科学制定研究计划和教育计划提供准确的依据。因为学生的问题表现是全方位的,许多方面班主任是难以观察到的,有时要请家长、班级干部来代替观察,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提供可靠的依据。2、班主任反思也是一种研究什么是班主任的反思?班主任反思是一种思考、研究活动。反思具有研究的形态和特点。反思是在班主任强烈的工作责任感的驱动下,对自己工作所做的进一步、深层次的探索。它是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的具体表现之一。通过反思教师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客观的理性的认识,判断、评价、进行有效的调节,并最终形成教师个人化的、独特的教育观念,通过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教师自主研究能力会逐渐的得到增强。所以班主任的反思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师日常工作的回顾,它是以班主任工作回顾为载体,是用理论对照或理论支撑的研究过程,从这一层意义上上说,班主任的反思也是一种研究,当然这种研究是比较初级的,但它能揭示班主任所回忆的工作中的某些问题及其“背后的东西”,至少这一反思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奠定了基础,所以,班主任的反思是更大课题研究中的一个起点。为什么说班主任的反思是一种研究呢?从教育研究的一般程序上看,它起于问题的发现,终于问题的解决,从这一研究意义上看,班主任的反思又是以发现问题为目的的,这些问题可以是学生发展方面的、也可以是班主任自身发展方面的、可以是德育方面的,反思的范围是非常广的,所以说班主任的反思是全方位的,其反思途径大致可归为三情况。1、边学习边反思2、边研究边反思;3、边实践边反思。现主要介绍如何进行边学习边反思。班主任的研究是站在实践的沃土上,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研究。但是,任何研究都离不开相关理论的引领和支撑,没有理论引领和指导的实践研究,是一种低层次的研究,它对问题的解决很难有实质性的作用。正向顾琳沅教授所比喻的那样,萝卜烧萝卜---其结果还是萝卜。所以,班主任要学习相关理论和进行积累,这是班主任开展教育研究的基础条件,同时,它又是班主任“挖掘问题”的土壤,即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工作中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学习中,边学习边思考,特别要学会与书本对话,与专家对话,所谓与书本对话和与专家对话,就是班主任在学习过程中,对其精彩的理论、话语做进一步的思考,有可能的话,将自己的亲身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碰撞,由此而产生的新思想、新思考,必定对自己的工作、研究乃至于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同时班主任还要向同事的先进经验学习,通过学习同事好的经验来对照自己,反思自己的工作,对自己工作的提升是很有借鉴作用的。高层次的工作经验往往是经过理论洗礼的综合成果,它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归纳出了教育的规律。所以,教研组老师科研成果的推广,是很有意义的。而且同事的经验是来自自己教育条件基本相似的环境中,对自己的教育研究更有借鉴意义和价值,但是,其真实价值的揭示,则在于班主任对这些经验的思考,其实,此时的班主任是对他人研究成果进行“再研究”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班主任可以获得许多对自己的工作有价值的范例。3、班主任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减负的方法⑴用叙事研究的方法来开展研究,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因为,叙事研究方法要求不高,适合班主任老师使用,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叙事研究方法就是用叙事的方式来开展研究,要求班主任对教育事件、教育行为、教育经验用故事来进行描述和分析,从而挖掘或揭示出事件、行为和经验的背后的教育思想,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等。前面讲的汤军老师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叙事研究的例子。她本人用叙事的方式来介绍自己的故事,然后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班主任搞科研在没有时间、精力不多的情况下,可以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对自己如何发现的问题,以及怎样进行解决的过程和结果,用简单的故事性的描述,但要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理性的分析,不一定是论文,也不一定强调是典型的故事,有事情就行了,也不一定要完整性,一个现象也是可以的,但特点就是真实性,解决问题是出发点。⑵运用文本分析法来开展研究。班主任平时要作为一个有心人,可以把“班主任记录本”与平时工作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的记录下来,在学习中发现文章上的理论与自己研究的内容有关,也及时的记录下来,作为课题研究的基本素材,做好研究资料的积累,现在班主任进行研究就是强调,把工作、学习、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要做加法。如:写反思时要写的仔细一点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主要是解决问题,目的要明确,层次可以低一些。⑶选题是可以重复的。如:对后进生的教育问题、加强对班级的管理问题、如何与家长沟通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了,也有了许多科研成果了,再如何继续研究呢?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上进行研究,也可以重复研究,因为重复研究也是一种学习,但不能照抄,要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想法、边实验边尝试。⑷与周围的班主任进行经常的交流。特别是通过年级组教师之间的横行交流讨论,有利于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有利用于对课题的深入研究,因为这样可以发现许多共性的问题,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总之,班主任开展研究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希望班主任注意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加快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